免费试用
登 录
400 008 9039
首 页
产品与服务
监测平台
专业人工服务
移动APP
核心优势
数据全-响应快
高智能-信息准
用户多-口碑好
自主先进技术
优质合作伙伴
经典案例
政务类
企业类
舆情报告
舆情-深度剖析
行业-舆情百科
社会-热点全览
关于优讯
优讯简介
优讯新闻
联系我们
舆情报告
多维度全视角舆情分析报告,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助力领导科学决策
免费试用
汇总阅读:
"
社会热点
"相关文章都在这儿了
两高报告成两会热词,这些大案要案被重点提及
2020-05-26
2620
5月25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两高报告#成近日两会热词。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优讯,10余年专注舆情监测,可申请免费试用)数据显示,随着5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两高报告,两高报告的话题讨论在当日达到峰值。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舆情热点走势图除#两会##两高##报告#等主体关键词外,#法治##民法典##案件##惩治#等也为主要高频关键词。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热词词云今年两高报告对哪些社会高度关注、百姓深恶痛绝的大案要案被提及呢?看下图:信息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人民日报微信
两高报告
社会热点
查看详情→
宅消费、周边游、忙复工:大数据揭秘“五一”消费出行3大趋势
2020-05-07
4884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注定是个特别的假期:这不仅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迎来的第一个长假,也是大小长假政策实施十多年来首次出现的5天假期。同时,随着国内疫情不断平稳,在家“憋坏了”的人们,按捺不住出游的冲动,买买买的热情也被点燃,掀起了疫后消费的小高潮。从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优讯,10余年专注舆情监测,可申请免费试用)监测数据看,近一周关于#五一消费#话题讨论高达16万+,随着五一结束,各大平台总结五一消费特点趋势等,5月6号,该话题讨论达到峰值。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舆情走势图阿里巴巴5日发布《阿里巴巴2020“五一”假期消费出行趋势报告》,报告显示疫情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呈现三大趋势:“宅”消费驱动经济回暖、周边游成为主力、物流等行业开始回暖。“宅”消费火热,网上买遍全球很多人选择在假日充电学习。天猫图书五一前三天销售同比增长24%,经济类图书更是大涨45%。线上办公学习趋势还令淘宝天猫的手机销量同比增长70%、笔记本翻了1倍、平板电脑翻了2.5倍。来自夸克的数据还显示,热门AI学习工具前五名分别为:拍照搜题、外语查询、拍照翻译、作文搜索、文档扫描。五一前三天,天猫国际进口商品销售同比增长41%,其中数码家电增长381%,美妆增长42.5%。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的商品最受欢迎。五一假期前三天,盒马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成,小龙虾成为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活鲜小龙虾销售额同比增长近6成。在小龙虾口味上,北京最爱麻辣、上海最爱十三香、南京是蒜香、武汉是油焖,成都和长沙还推出榴莲和冬阴功口味。旅游新趋势,周边游成为主力来自夸克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出游的整体搜索量较去年同比减少,但周边游搜索量增长120%。来自飞猪的数据显示,和去年3月22日通知放假后旅游产品搜索周同比暴涨1100%不同,今年的搜索热度直到4月9日才开始走高,但周增幅仍达90%,游客更趋谨慎但依然满怀出游希望。来自飞猪的数据显示,全国游客热门出发地和目的地城市高度重合,上海、杭州和成都,既是最热门出发地,也是最热门目的地,这意味着周边游是今年假期的绝对主流。这也令高速拥堵压力减小,来自高德的数据显示,5月1日高速拥堵里程占比同比下降11.6%,2日和3日高速路况整体较好。劳动节忙复工,物流业回暖物流是抗疫的生命线,也是经济回暖的生命线。菜鸟网络数据显示,五月前三天,全国剁手党产生的物流订单量同比增加45%。最后一批恢复的线下门店迎来大客流:银泰百货最后一批复工的湖北门店逐步恢复,五一前三天,武汉银泰创意城、仙桃商厦两店客流分别是清明假期的4倍和8倍。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夜经济已恢复90%,五一前三天已超清明假期3成,并且支付宝消费劵成拉动夜经济复苏重要力量。阿里本地生活数据也显示,4月30日至5月1日,上海小店饿了么订单量环比增长超4成,复工商户数环比增长超3成。
社会热点
舆情快报
五一消费
查看详情→
“五一”连休5天,周边游受青睐,“安心”、“预约”成关键词
2020-04-23
2053
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首个小长假即将来临,近日,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根据综合统计数据发布“五一”出游趋势报告。据各平台报告,“五一”出游人数预计创疫情以来新高。 从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监测数据显示,4月以来,#五一旅游#的相关数据持续攀升。#五一##旅游##周边游##预约##安全##疫情#等为高频关键词。可见受疫情影响,出于安全考虑,今年“五一”旅游消费市场将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自然风景区及郊野游受欢迎”的鲜明特点。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关键词云 下面结合飞猪旅游发布的一组数据,看看今年五一出游都有啥特点。 01-五一周边游热门城市 五一加快了城市周边游全面苏醒。飞猪数据显示,上海与杭州排在五一周边游热门城市前列,紧随其后的是成都和重庆。 02-五一出游热门目的地预测 从高德地图数据可以看出,预计五一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多为城市及周边的风景名胜,如杭州西湖、上海外滩、成都都江堰、西安昆明池等,以及各地的郊野公园、植物园等。 03-五一假期旅游产品均价变化 周边游成为人气热搜,令五一的机票与酒店价格冰火两重天。飞猪对比两年五一旅游产品均价发现,五一期间酒店已恢复去年假期常态价格,均价仅比去年低了2%。但机票价格却受跨省游限制而显著下降,相比去年降幅近三成,部分往年热门的航线如北京-三亚、上海-厦门、广州-昆明等,五一期间还可以买到低至1折的机票。 04-4月至今,云旅游用户都在哪? 疫情以来,直播成了人们宅家云游世界的一种方式。从飞猪4月收看直播的用户统计看,北京人十分热爱看直播云旅游。4月8日迎来解封的武汉,也跻身最爱看飞猪直播的城市前十,网友暖心表示:期待早日从云游加入出门游的行列。 舆情小评 目前,全国已有数千家景区重新开园迎客,根据文旅部、国家卫健委的通知,旅游景区要坚持防控为先、限量开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建议大家出门前,提前了解景区入园要求,做好预约。
社会热点
五一外出
周边游
查看详情→
蝗灾舆情监测:浙江10只万鸭子将出征巴基斯坦灭蝗,网友:冲鸭!
2020-02-27
2148
近日,蝗灾威胁巴基斯坦。应巴方要求,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抵巴基斯坦。随后,中国浙江10万“鸭子军队”也将代表国家出征灭蝗。据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浙江10万只鸭子出征巴基斯坦灭蝗#登上新浪话题榜TOP1,截止11:20分,话题阅读量已达2.4亿。 微博截图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支由浙江绍兴“国绍1号”鸭苗组成的“鸭子军队”简直是灭蝗界中的“奇才”。20年前,鸭子“军队”就曾出兵新疆,一举平定蝗灾,立下赫赫战功。 网络截图 对于10万只鸭子将出征灭蝗这件事,网友表现出了高度关注,@中国日报 官方微博对此事的报道截止11:30,转发评论已达3.2W+。 微博截图 网友评论 微博截图 舆情小评 灭蝗为什么是鸭子?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卢立志表示,科学防治蝗虫可以采用药物杀灭,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从环保角度考虑,自然是生物防治的好处更多,“前者灭杀成本高,还会有农药残留,后者不仅没有环境污染,还能修复生物链,一举多得。” 相对比,“鸡鸭军团”作战能力更胜一筹,“鸭子喜欢群居,管理起来比鸡更方便,生命力、觅食能力、抗寒能力也更强,适合野外生存。” 同时,放一只鸭子相当于灭了蝗虫全家。卢立志给出数据对比:“一只鸡一天能吃掉70只蝗虫,一只鸭子则能吃掉200多只,拥有三倍作战能力。而且鸭子吃蝗虫完全是地毯式‘搜捕”,连蝗虫的蛹都不会放过。” 加上鸭苗长成后肉质鲜嫩,灭蝗“退役”后还能成为当地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带来经济收入。 不用再比了,“鸭子军”完胜! 信息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微博、环球网等
社会热点
蝗灾舆情
查看详情→
网红协和维E乳7天卖51万瓶!北京协和医院:不是我院产品
2019-11-05
3039
近期,一款名为“协和维E乳”的护肤品火了,顶峰时期有超100个主播同时推广,创下一周大卖51万瓶的记录。而北京协和表示,北京协和医院不生产维E乳,只有硅霜和硅E乳。11月5日,#北京协和医院没出过协和维E乳#登上微博话题榜第一,截止11月5日13:00,该话题阅读已达2.9亿,讨论3.4万。 @人民日报 官微关于该话题的微博,截止11月5日13:00转发评论也已达2W+,引发网友一大波讨论。 微博截图 同时,不久前被称为“口红一哥”的网红带货王李佳琦,在某次直播带货某款不粘锅时,出现翻车。他一边抡一边喊:它不粘哦,它是不粘的!结果,鸡蛋仍然死死地粘在不粘锅上。实力上演“不,粘锅!”大型“翻车”现场让人不忍直视。 该话题也是很快登上热搜。不粘锅品牌方立马坐不住了,回应称,产品没有问题,主要是直播助理不会做饭。而网友不买账,表示自己正是不会做饭才需要买不粘锅的,会做饭能掌握时机,也就不需要买不粘锅了。 网红带货日益火爆,同时也问题频出。从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优讯,10余年专注舆情监测,可申请免费试用)数据显示,近一周,关于#网红带货#的话题讨论就达1.6W+。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媒体分布 #网红##明星##直播##带货##销量##产品问题#等为核心关键词,可看出,商家在找明星或网红直播带货能给其带去亮眼的销售成绩,同时,明星或网红推荐产品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被网友关注。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关键词云 双11将近,对于网红或明星直播带货问题,广电总局下发了管理通知: 11月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双11”期间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管理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双11”期间加强规范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服务内容规范,节目中不得包含低俗、庸俗、媚俗的情节或镜头,严禁丑闻劣迹者发声出镜。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用语要文明、规范,不得夸大其辞,不得欺诈和误导消费者。 网页截图 舆情小评 网红带货靠谱吗?对商家来说很靠谱:李佳琦3分钟内卖出了5000单精华,销售额超600万元。李湘在明星主播中排名第一,总引导成交62000件+。 网红带货质量咋样?实际质量并不乐观:网红带货“翻车”的背后,是粉丝“哭声一片”。不少人听信网红宣传,都曾购买其力荐的“爆款”,但是产品到手后才发现,不少属于“三无”或高仿产品,甚至在使用后引起身体不适。例如鼓吹“清除宿便”“排毒”的辟谷餐,结果被爆出能量严重摄入不足。同时,那些动辄十万、百万甚至千万的网红带货量哪里来的呢?真的是眼见为实吗? 其实,部分网红产品“销量奇迹”的背后是“刷单”在作祟。此前,红极一时的“内容+电商”平台小红书因虚假“种草”笔记等饱受质疑。 无疑,网红通过直播带货,如今已经成为一种超级热门的商业模式。网红带货翻车也引发大家反思: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红带货,还能相信网红推荐么? 有网友指出,现在的网红直播带货其实和电视购物一样,不过电视购物收割的是大叔大妈,网红直播带货收割的是小哥哥小姐姐。 确实两者都属于粉丝经济,契合了不同时代的商业环节和消费理念。同时,不管是网红带货还是电视购物,总有部分人为利益而弄虚作假,因此都存在售假质量问题。 对此,人民日报曾指出,“无论数据造假,还是推销问题产品,都是坑害受众。网红带货,流量变现,作为一种流行的商业模式,无需指摘。但是两头坑,欺骗了商家,误导了消费者,则于法不容。别为了畸形利益,丢掉了良知,践踏了法律。一旦缺乏敬畏,红与黑仅有一步之遥。”并警告网红们,“别把粉丝当韭菜”。 信息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微博、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
社会热点
网络热点
查看详情→
“法官怒怼区政府视频走红”事件舆情分析
2019-10-18
5451
导读 10月17日,一段“法官怒怼区政府漠视开发商强拆”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内容是,法庭上审判长怒斥地方政府漠视开发商强拆居民楼。根据视频对话,媒体梳理出事件脉络:一个名叫“瑞鸿”的开发商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和法律手续的情况下,强拆居民楼,并且连夜赶人。法庭上,当地政府称是开发商所为。 对此,审判长现场怒怼,连政府都没有权利拆居民房子,何况开发商。当地政府不能这么甩锅漠视不管,而应当追究强拆的开发商刑事责任。后经《新京报》记者搜索发现,这段视频是2019年2月25日,最高法第一巡回法庭,审理湖南郴州北湖区政府与袁某、黄某房屋行政强制案的场景。怒斥地方政府的审判长是最高法审判员熊俊勇。此案当庭未宣判。 一、舆情传播分析 从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优讯,10余年专注舆情监测,可审申请免费试用)监测情况来看,截至10月18日早8点,相关舆情信息共计4324条,信息主要集中在网络新闻、微博、客户端。《新京报》、观察者网、澎湃新闻、@广州日报等媒体纷纷转发视频。仅《新京报》我们视频播放量就达470万。 数据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 二、舆论观察 此视频一经爆出,立即引发网民关注。通过对评论进行分析发现,网民对此看法各异。大部分网民为正义凛然的法官点赞;部分网民关注该案件后续审判结果;还有网民感慨现在老百姓的满意度底线越来越低,法官干了原本应该干的事情竟然受到一致的好评,背后原因令人深思;此外,“狠批当地政府不作为”、“对审判长的人身安全表示担忧”、“为中国司法点赞”“建议推广案件开庭直播”等观点也获得部分网民的认可。 随着舆情的持续发酵,众多微博大V也加入到了事件的讨论当中,著名律师@李庄发文评论到,因孤陋寡闻,首次看到只认法律不认领导的法官,对地方政府的胡作非为当庭谴责!期待我国刑事审判能出现首位检察官或法官,不用请示领导,面对冤假错案,当庭撤回不实指控,直接释放,并赔礼道歉! 《新京报》刊发评论文章《审判长怒斥违法强拆,“硬核”捍卫民众权益》,文章提到,此次巡回法庭审判长当庭怒斥违法强拆,体现的不仅是法律精神,更是旗帜鲜明地捍卫了民众权益,这也是公众舆论要对此给予掌声的原因所在。 三、舆情点评 短短一天的时间,“法官怒怼区政府”的视频不仅刷爆了朋友圈,更为老百姓和从事行政诉讼的律师们注入了一剂强心剂。长期以来,出现在公众视野,涉及司法领域的舆情事件中,法院多数处于舆论弱势一方,承受着巨大的舆情压力。例如,张扣扣案、明经国案、聂李强案、金哲宏案,以及多起“反杀案”“仿真枪案”,这些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的案件中,部分可能存在司法瑕疵引发质疑,但更多的情况是,法院的依法审判却遭舆论“炮轰”。而这一次,巡回法庭审判长当庭怒斥地方官员获舆论力挺,表明了司法部门形象和公信力的提升,也说明了我国司法改革效果正在显现,昭示着法治社会的进步。 此次舆情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聚合舆论场,实现集中裂变式的传播效果,原因有三:一是舆情议题关乎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舆情集中了“民告官”、“强拆”、“律师”等多个爆点因素;三是事件传递的真相与群众心理预设相反,多种舆情效应叠加引发广泛关注。 从舆论反馈来看,本案中,法官当庭怒斥地方官员,旗帜鲜明地为老百姓发声,赢得了公众的赞许。正如《新京报》的报道,将舆论给予掌声的原因总结为两点:第一,审判长站在法律和民众的合法权益一边。第二,这样激烈的场景并不多见,但又符合公众对法治的期许。当然,在一片赞美声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有网民认为,敢于直言怒怼政府的法官是最高法审判员,最高院法官级别比区政府级别高,怒怼完全没压力,若是换成地方法院法官是否还能有这样的底气?这看似“泼冷水”的评论反倒说出了很多了心中的忧虑,也说明了想要彻底破解我国行政诉讼案的各类难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舆情传播趋势来看,17日下午18时左右,舆情热度开始出现直线上升趋势,@新京报、@澎湃新闻、@新浪陕西等自媒体账号新闻报道下的评论数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但是随后@新浪陕西以及今日头条上的多个媒体账号删除了相关文章内容,部分网民调侃当地政府在舆情应对上的快速响应值得肯定。研判认为,想要平息舆论还需要当地政府直面民意,把公众关心的案件进展和判决结果公开,针对网民集中关注的问题一一作出回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疏导舆情。 作者:优讯舆情分析师-何铖铖
社会热点
舆情分析
查看详情→
究竟谁在说谎?“女教师绝笔信罗生门”各方回应都在这了
2019-08-06
1843
8月4日,江苏徐州丰县周楼小学教师李秀娟发布求助信《这封信发出时,我和丈夫准备离开这个世界了|丰县派出所副所长罗烈,教育局丁攀,这个世界的恶,你们占了一半》称:当地将她一家前往北京为女儿看病的行为定性为上访,随后,“我丈夫被多次批评谈话,被撤职。当您看到这封求助信时,我们已经在准备离开这个世界了。”随后,该事件迅速引发各界关注。通过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优讯,10余年专注舆情监测,可申请免费试用)监测数据显示,8月4日至8月6日12:00,相关数据量已达21998条,其中微博占了整体数据的91.24%,为舆情发酵的主要平台。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媒体分布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关键词云8月5日晚,江苏丰县人民政府就“女教师绝笔信事件”发布调查情况通报。通报称,联合调查组经调看相关视频、询问当事民警,城东派出所在对李秀娟传唤、审查过程中,未发现有对其殴打、辱骂行为。通报还表示,下一步,联合调查组将对李秀娟反映执法民警对其殴打、辱骂行为进行深入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同时,将采取积极措施,全力帮助李秀娟女儿眼疾救治及相关善后处理工作。具体通报内容如下:2019年8月4日,丰县周楼小学教师李秀娟在网络发帖,反映其遭受不公正待遇并声称准备轻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丰县县委、县政府对此情况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1.关于李秀娟夫妇人身安全情况。经全力搜寻,于4日18时50分许找到李秀娟夫妇。目前,夫妻二人平安无恙,调查组已安排教育、信访等部门负责同志全力做好其情绪安抚、思想疏导和配合调查工作。2.关于李秀娟女儿眼睛受伤和处理情况。经调查,2018年3月12日下午,李秀娟之女梁某在丰县实验小学放学时被另外两名打闹的学生用校服拉链甩到了左眼,班主任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当时未发现梁某眼睛有异常症状,事后梁某一直正常上课。2018年4月14日,梁某感到眼睛不舒服,李秀娟带其先后到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检查,并在第一人民医院做了眼睑肿物切除门诊手术。术后,李秀娟要求学校出面协调解决医药费问题,并提出赔偿36万元,因梁某手术及视力下降与另外两名学生打闹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难以认定,学校多次协调,另外两名学生家长只愿承担相关医药费用,对其它赔偿要求不予认可,教育、信访部门和涉事学校等单位多次劝告李秀娟走司法途径解决问题,但其一直不同意。自2018年4月起,李秀娟先后数十次到学校和各级教育、信访部门反映问题,其中十五次越级进京上访,国家信访局依据相关规定先后四次向李秀娟出具了《不予受理告知》,并告知其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诉求。2019年7月21日、23日、24日,由丰县信访局牵头,教育局、实验小学、梁寨镇中心校、律师和李秀娟在丰县信访局接待中心共同协商由实验小学先期“代赔偿”协议,待问题解决后由相关责任人承担。截至2019年7月24日,经教育局财审股、实验小学会计共同审核李秀娟为其女儿梁某治疗眼睛所花销医药费、车票、住宿、餐饮、打的等费用共计31135.87元,2019年8月2日实验小学通过李秀娟工资账户先期代付。3.关于对李秀娟行政拘留和处分问题。经调查,因李秀娟在频繁赴各级相关单位反映问题过程中存在寻衅滋事行为,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信访条例》相关规定,城东派出所于2019年3月1日晚,按规定程序对其进行传唤,李秀娟拒不配合,下楼逃逸过程中腿部擦伤。2019年3月2日,丰县公安局依据查证事实,认定李秀娟的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决定给予李秀娟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经调看相关视频、询问当事民警,城东派出所在对李秀娟传唤、审查过程中,未发现有对其殴打、辱骂行为。基于李秀娟被公安行政拘留事实,2019年6月21日,丰县教育局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规定,经教育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给予李秀娟记过处分。4.关于李秀娟丈夫梁士伟停职检查问题。梁士伟系梁寨镇周楼小学校长,李秀娟系梁寨镇周楼小学教师,李秀娟之女就读学校丰县实验小学。梁士伟利用职务便利,以周楼小学名义为其女委托伤残鉴定,违规使用公章;根据信访稳定工作要求,梁士伟负责李秀娟稳控工作,存在稳控不力问题。梁寨镇中心校于2019年3月14日口头宣布暂停其执行校长职务。下一步,联合调查组将对李秀娟反映执法民警对其殴打、辱骂行为进行深入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同时,将采取积极措施,全力帮助李秀娟女儿眼疾救治及相关善后处理工作。丰县人民政府2019年8月5日事件回顾8月4日,江苏徐州丰县周楼小学教师李秀娟发布求助信:“我和先生已经在准备离开这个世界了。”李秀娟在求助信中称,去年女儿被同学无意伤害致失明。今年2月底,他们准备到北京复诊,于是定了3月3日前往北京的火车票,并预约了北京同仁医院的眼科挂号。按照李秀娟的说法,3月1日晚,先有当地教育系统的工作人员来到她家,要求其退掉前往北京的车票。在她退票后,又有4名民警前来,以其涉嫌寻衅滋事为由要将他带走。在她向对方询问原因时,丰县城东派出所副所长罗烈直接将其拖拽下楼,并对其进行殴打。在其被带至派出所后,未被提供食物和水,还遭到辱骂。李秀娟回应索赔36万:经专业机构核算记者注意到,5月20日,李秀娟曾在“中国江苏网政风热线”栏目发帖,反映其“小孩的眼睛在丰县实验小学被同学打成八级伤残”。三天之后,徐州市教育局在该帖下方进行了回复。回复称,经核实:2018年3月12日下午放学时,丰县实验小学两名学生在放学排队时打闹,无意间用校服拉锁碰到了李秀娟女儿的左眼,事发后班主任及时进行了处置,未发现明显异常。约一月后,李秀娟发现孩子左眼视力异常,检查后要求学校出面协调医药费。丰县实验小学先后10余次协调,均因李秀娟提出过高赔偿,未果。该校多次建议通过司法程序解决问题,均遭李秀娟拒绝。李秀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学校确实曾多次协商赔偿金额但她未同意,她提出的金额是36万多元,但双方未能就此达成一致。李秀娟说,经相关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女儿系八级伤残,“八级伤残都有相应赔偿金额的”。李秀娟告诉记者,他们是在找法律援助中心核算后,才提出36万的赔偿额。“当时有家长愿意各出15000,然后这个事还是刚才说的签字按手印,谁也不找谁了,一次性了断,我没同意这个方案”。此外,双方对于赔偿金额存在较大争议,学校曾多次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李秀娟也未同意。对此,她向记者表示,她跟律师沟通时,希望在治疗结束之后,将所有材料一并提交,“如果先将部分手续提交给法院了,然后你再次去北京又拿来材料了,到时候还要增加太麻烦了”。丰县教育局人员大哭:我的名声谁来维护?8月5日,丰县教育局信访室负责人丁攀接受采访时对着镜头大哭:“她(李秀娟)来维权,我的名声谁来维护?”网络截图该行为引发网友热议,登上新浪热搜排行榜。丁攀称,他们登门劝说时,李秀娟表示要去北京上访,因此劝李退票。但此前,李秀娟对媒体声称是要去北京看病。另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丰县教育局负责信访的领导丁攀表示,李秀娟曾去北京上访15次,其中在国家信访办登记的上访记录有4次。记者询问丁攀,“那些没有登记的上访记录,你是怎么知道的?”丁攀回复称,“有劝访”。当记者追问,“丰县政府是否在北京有人员长期驻扎劝访?”对此问题,丁攀以身体疲倦为由,离开受访现场。涉事派出所副所长:绝无打骂,执法记录仪没电了5日,丰县城东派出所副所长罗烈告诉记者,3月1日正好他值班,当天晚上9点多,丰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前往该所报警称,多次到北京越级反映情况的李秀娟,在训诫的情况下又扬言买了去往北京的火车票,准备去北京越级反映问题。罗烈称:“我们把问题向上级领导汇报后,民警带着传唤证去她家传唤”。罗烈称,前去执行任务的民警到场约半小时后,给他打电话反映,李秀娟不配合。他本人也随后来到现场,在屡次劝说无效后,对其进行强制传唤。“她离开家之后到了楼下,挣脱我的手臂跑了,因为她没穿鞋,在跑的过程中摔倒了,我为了执法安全给她上了铐子,强制将她带到所里”。罗烈在8月5日上午受访时,坚称自己未对李秀娟扇耳光,“我参加工作也有15年了,如果用这种(粗暴)方式执法的话,能符合我们的执法理念吗?我们的执法理念是在我们的批评教育下,能够让她认识到这个行为的错误性,让她改过来,并不是我们要打她,辱骂她。”李秀娟得知罗烈的上述说法后,对记者表示,希望罗烈公布其在今年3月1日的执法记录仪资料。罗烈告诉记者,将李秀娟从家中带走时,由于执法记录仪没电,部分画面缺失,“正常情况是把人带到所里录制才结束,但客观原因是我的执法记录仪没有电了。”对于李秀娟指控遭到殴打一事,罗烈表示并不存在,他已经将所有证据上交给调查组,“我们是依法办案、文明办案,绝对不存不让她喝水、打骂她的情节。”"绝笔信"女教师同事:联名信后两条是她自己加上的据看看新闻Knews报道,信中李秀娟提到,其所在的学校全体老师同情其遭遇,自愿联名。然而8月5日下午,三名不愿透露身份的丰县梁寨镇周楼小学教师向记者透露,联名信中内容与他们签署时看到的不符。图片来源:看看新闻Knews受访老师:“就看到了第一句话,同情她的遭遇,我们是看到这一句话才签的。”受访老师:“我写的时候还没有后面那两句话,要是有那两句话,我们不会支持的。”李秀娟最新回应:记不清腿伤成因李秀娟表示,记不清在派出所有无暴力行为,但在派出所期间,一直不让喝水、上厕所,到最后实在受不了了,才提供了一些水。此前,李秀娟发文称遭民警暴力殴打,致腿部受伤。再次接受采访时,李秀娟表示,当时情况混乱,记不清腿伤是否是碰撞车门导致。对于同事反映“联名信后两条是李秀娟自己加上的”是否属实,李秀娟并未正面回应。只是强调签署联名信的老师们都是自愿,并让记者再找一些老师核实。截至目前,该事件仍在调查中。信息综合: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中国新闻网、情义丰县、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看看新闻Knews
社会热点
政府舆情
李秀娟
查看详情→
陕西辱骂初一女学生老师道歉,家长表示原谅:其受到的惩罚已足够
2019-07-17
2671
这两天,“陕西女生遭老师辱骂录音取证”的事件,引发全国网友热议,大家都在关注此事最终处理结果。7月15日,被辱骂初一女生的家长已原谅当事班主任,认为班主任受到的惩罚已足够,家长表示准备带孩子出去散散心,尽快扭转孩子情绪。商州区科教体局严肃处理:失德失范涉事教师7月14日晚,商州区科教体局召开会议,研究对商丹高新中学教师王某辱骂学生事件处理决定。经研究,给予王某记过处分并撤销其教师资格。涉事的其他相关管理、监督人员处理,也将依纪依法做出严肃处理。7月14日上午,经调查组表示,辱骂情况属实,并认定该事件是一起严重违反师德师风事件,其性质严重,影响恶劣。更令人愤慨的是,在事件发生后学校管理者态度上的冷漠与行动上的迟缓。涉事老师向孩子和家属当面道歉7月15日下午13:00左右,商州区主管教育的赵副区长带领学校校长和涉事教师本人,向当事学生及其家长承认错误,进行道歉。涉事老师王老师:“在管理上是我错了,我向你真诚地道一声'对不起',以后学习中需要什么帮助,我一定竭尽所能,希望能得到你的原谅。”当事学生婷婷和家属都表示,接受道歉,并原谅老师。事件回顾7月12日,记者报道了“陕西省初一女生频遭班主任老师辱骂”一事,婷婷(化名):“X人、二X、不要X,他每次都说,你下学期不要来,你要是再来的话,我就把你捏死在教室,只要你能承受得了。”婷婷的班主任王老师,并不认同辱骂一说,称“咱们都是有素质的人”。针对此事,商丹高新学校的政教处老师的回应也是亮了!政教处老师:“家长在不能正确认识学校教育的情况下,促使孩子和老师去搞对抗,这也是一种教育的悲哀。”另一位政教处女老师:“因为爱孩子,他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激发刺激这个孩子。”节目报道后,婷婷的遭遇引起了各方关注,7月13日19点30分,商洛市商州区科教体局局长等三名相关负责人到学生家中真诚致歉。来源:都市热线、陕西都市快报(侵删)
社会热点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河北省三河市强换商户招牌事件舆情启示
“炫富”扣分?券商如何完善声誉管理机制:从新规看长期发展路径
“3·15”蜜雪冰城:舆论场割裂之谜
海底捞“锅底小便”事件舆情分析
重庆燃气收费异常屡禁不止舆情分析
“红”动全球:外国网民涌入小红书现象的舆情洞察与多维应对
“良品铺子被举报”事件舆情分析
储户40多万存款“消失”舆情分析
昆明学校食堂“臭肉风波”舆情剖析
2024年中秋国庆“双节”舆情风险提示报告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舆情速递
《黑神话·悟空》背后的舆情学:企业如何借鉴?
不让竞技体育来之不易的勋章蒙灰:体坛饭圈文化侵袭事件舆情分析
法官遇害背后的舆情观察
象牙塔下的阴影:透视高校性骚扰舆情风暴
你可能还关注:
社会热点舆情
网络舆情热点
舆情监测
全网络舆情简报
网络舆情
舆情监控
社会热点
网络热点
网络舆情监测
企业舆情
舆情分析
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应对
社会热点分析
校园舆情
舆情简报
舆情深度剖析
舆情处置
热点舆情分析
教育舆情
微信客服
点击咨询
移动APP-优讯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