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红”动全球:外国网民涌入小红书现象的舆情洞察与多维应对

2025-01-17 | 优讯舆情 3445 企业舆情 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热点 网络舆情 舆情应对 舆情分析 舆情处置 舆情监控 网络热点 舆情风险 热点舆情分析

一、舆情概况 

(一)背景介绍 

自2025年1月13日起,小红书平台出现大量外国网民涌入的现象。这一现象的直接导火索是TikTok被指控监控美国用户数据,并面临着在1月19日被下架的禁令。因此,不少美国用户为了表达对本国政府禁令的反抗,选择迁移至小红书,使得小红书在短时间内登顶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区的应用商店下载榜。

这些美国用户在小红书上发布笔记时,常常带上“tiktokrefugee”的话题词,一边解释自己出现在小红书的原因,一边吸引其他同样迁移过来的海外用户,在评论区亮出身份,努力寻求互粉。随着海外用户不断涌入,在完全没有翻译功能的小红书上,中外网友隔着时差频繁交流,一同造就了当今世界互联网的奇观。而在表面的热闹之下,有人因此受益,也有人倍感压力。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流量高峰,小红书方面表示将积极应对,并加强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同时,小红书也欢迎全球各地的用户加入这个多元化的社区,共同分享和创造更多的内容。此次“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的现象,不仅反映了美国网民对于社交媒体平台的依赖和选择,也展示了小红书作为一个全球化社交平台的潜力和魅力。未来,随着更多用户的加入和平台的不断完善,小红书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大的发展和影响。 

(二)舆情数据 

根据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显示,2025年1月13日0时至1月16日0时,共监测到“小红书大量涌入外国人”相关舆情456381条。事件首发文章于1月13日00:10发布在新浪微博,题为《#美国网友涌入小红书交猫税#》。全网声量最高峰出现在1月15日,一共产生252015篇相关信息,其中微博平台最为突出,最高达到109317条传播量。该事件负面舆情占比为4.4%,正面舆情占比为1.22%,中性信息占比94.38%。传播者、关注者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地区。

 

二、舆情研判 

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局面,相关部门需迅速调整策略,积极应对由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网信部门到民生部门,各方都应从自身职能出发,转变宣传意识、优化舆情监测机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以确保小红书平台在国际化进程中稳健发展,同时借助这一契机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影响力和民生服务吸引力。以下将从网信部门和民生部门两个角度举例,阐述在当前形势下应具备的宣传意识、舆情监测调整策略以及舆情风险意识。

(一)网信部门角度 

宣传意识 

积极展示平台优势:网信部门应引导小红书平台及相关媒体,积极宣传小红书在内容创作、社区互动、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优势,如独特的社区属性和内容营销模式,以及高质量的内容生成和用户互动等,增强外国网民对平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强化文化输出:抓住外国网民涌入的契机,大力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社会发展成就等,通过小红书这一窗口,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舆情监测范围与关键词调整 

扩大监测范围:除了传统的国内舆情监测,要将监测范围拓展至海外用户在小红书上的活动,包括笔记发布、评论互动、话题创建等,以及海外媒体、社交平台对小红书的报道和讨论,全面掌握舆情动态。 

调整关键词:增加与外国网民相关的关键词,如“tiktokrefugee”“Rednote”(小红书国际版名称)等,以及各国语言中与小红书相关的热门词汇,确保能够精准捕捉到涉及小红书的舆情信息。 

舆情风险意识 

防范意识形态风险:警惕外国网民可能带来的不同意识形态观念,防止其对国内用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要防止国内用户在与外国网民交流中受到不当引导,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应对网络攻击风险:随着外国网民的大量涌入,小红书可能会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网信部门要协助平台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范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和用户信息安全。 

(二)民生部门角度 

宣传意识 

推广民生服务:利用外国网民对小红书的关注度,宣传国内的民生服务项目,如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优质资源和特色服务,吸引外国网民来华体验和消费,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树立良好形象:通过展示国内民生领域的积极变化和成就,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树立中国在民生领域的良好形象,增强外国网民对中国的了解和好感。

舆情监测范围与关键词调整

关注民生话题:重点监测外国网民在小红书上关于国内民生话题的讨论,如对国内旅游景点的评价、对中国教育制度的看法、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反馈等,及时了解外国网民的需求和意见。

细化关键词:增加与民生相关的关键词,如“中国旅游攻略”“中国教育体系”“中国医疗体验”等,以及各国语言中对民生话题的表达,以便更准确地把握舆情焦点。

舆情风险意识 

应对误解与偏见:外国网民可能因文化差异、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对国内民生领域存在误解或偏见。民生部门要及时关注并回应这些舆情,通过发布权威信息、组织线上线下交流活动等方式,消除误解,增进相互理解。

防范不良舆论影响:警惕个别外国网民可能发布的不实信息或负面言论对国内民生领域造成的不良影响,如对国内旅游环境的恶意诋毁、对教育公平的无端质疑等,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澄清和引导,维护国内民生领域的良好形象。

 

三、舆情专业分析角度 

(一)传播路径分析

平台内部传播:外国网民在小红书上发布的笔记、评论等信息,通过平台的推荐算法和用户之间的互动,迅速在平台内部传播。一些热门话题和优质内容会引发大量用户的关注和讨论,形成传播热点。例如,“tiktokrefugee”话题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相关讨论数迅速增长。

跨平台传播:小红书的内容不仅在平台内部传播,还会通过用户分享等方式传播到其他社交平台,如Twitter、Facebook等,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一些外国网民在小红书上的体验和感受被分享到其他平台后,又吸引了更多人来小红书注册和参与,形成了跨平台的传播效应。

(二)受众反响分析 

积极互动:大部分外国网民对小红书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主动发布内容、参与话题讨论、与其他用户互动,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这种积极的互动不仅丰富了平台的内容,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需求反馈:外国网民在使用小红书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需求和建议,如希望增加翻译功能、优化界面设计等。这些反馈为平台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有助于提升平台的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三)风险研判 

内容管理风险:随着外国网民的大量涌入,平台上的内容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一些内容可能涉及敏感话题、不当言论或违法违规信息,给平台的内容管理带来了挑战。平台需要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确保内容的合法合规和健康向上。

文化冲突风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存在差异,外国网民与国内用户在交流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文化冲突。例如,对某些文化现象或社会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不同,可能会引发争议和矛盾。平台和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预案,及时化解文化冲突,维护平台的和谐稳定。


(部分外国网友评论截图)

 

四、小结

小红书大量涌入外国网民这一现象,既带来了文化交流、国际传播等机遇,也伴随着诸多潜在的舆情风险。相关部门需强化舆论引导与正能量宣传,扩大舆情监测范围并优化关键词设置,同时提高对意识形态风险和网络舆论风险的警惕性,以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与稳定。此外,也可以抓住契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民生服务国际化推广,以保障国内民生服务的优质发展与良好口碑。各方需加强风险意识,推动形成健康、有序、多元的网络生态,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生服务水平助力。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