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机,银行不同舆情事件,如何有效做好舆论引导?-211221官网更新
银行舆情类型各异,情况不同,应对方法也各不相同,不过,也能总结出共性,即做好以下两点:干好活和说好话;通俗来说就是解决舆情所反映问题和做好舆情引导。
舆论引导,把握时机,才能赢得先机。面对舆论主体、舆论诉求和舆论环境的复杂多样,舆论引导需要时间、时机的有机结合。
时间:争取在2小时黄金期,在初步了解舆情情况下,主动发声,以掌握舆情主导权,避免虚假信息滋生;
时机:根据舆件事件性质、舆情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舆情引导。
舆情事件类别不同,银行可采取相对应的引导方式,如:
(1)金融市场突发事件,如金融犯罪案件、金融机构违规等,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考虑到部分信息确实会影响金融稳定,可以在引导时强调已经做出的补救以及取得的成效,给公众吃一剂定心丸。
(2)产品业务缺陷,给客户造成财产安全上的损失,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银行都应当反思自身的缺陷,诚恳地向客户表达歉意,同时,采取一定措施减少客户损失,维持自身的稳定运行,恢复客户信心。
(3)服务缺失与行为失当,银行首先应当正视其存在的不足,向消费者和公众致歉,赔偿损失,同时,客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加强内部整改,并积极报道改进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4)行业事件,单个银行机构应当和其他银行机构以及监管机构形成联动,站在整个行业的视角上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分析,既不抹杀不足,又要取得消费者的谅解,最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寻求制度改革路径,改善现有状况。
(5)外部侵害,针对媒体偏激解读报道,炒作监管处罚和司法信息公开信息,谣言或不实报道,授信或合作机构发生风险事件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邀请专家学者通过权威媒体或行业头部自媒体发文纠偏。
危机事件中,舆论在前24小时处于“非理性阶段”,早期的回应不宜直接讲晦涩的科学、冷酷的条文、繁琐的细节,而是先用好的态度表达,架起与公众沟通的桥梁,从非理性中“破局”,随即再用理性的方式跟进回应、逐一阐述。事实、态度和措施是第一时间与公众沟通的三要素,事实的澄清、措施的汇报都是必要的,态度更是首要的。
做好舆论引导的前提一定是建立在对舆情客户真实的了解之上,这就需要利用专业的舆情监测系统,以便全面快速地掌握舆情趋势,为有效舆情引导打好坚实基础。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专注舆情监测服务15年,拥有10余年银行舆情监测数据监测基础,能第一时间帮助客户发现舆情,并通过多样化舆情统计图表,帮助用户轻松了解舆情发展动态,现可免费申请试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