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用
登 录
400 008 9039
首 页
产品与服务
监测平台
专业人工服务
移动APP
核心优势
数据全-响应快
高智能-信息准
用户多-口碑好
自主先进技术
优质合作伙伴
经典案例
政务类
企业类
舆情报告
舆情-深度剖析
行业-舆情百科
社会-热点全览
关于优讯
优讯简介
优讯新闻
联系我们
舆情报告
多维度全视角舆情分析报告,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助力领导科学决策
免费试用
汇总阅读:
"
网络舆情
"相关文章都在这儿了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震惊社会,舆论关注点是什么?
2018-11-27
2792
据媒体报道,11月26日,来自中国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据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优讯,10余年专注舆情监测,可申请免费试用)数据显示,报道发布之后,短短十余个小时,事件持续发酵。截止11月27日10:30,相关新闻量已达9W+。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舆情走势图其中,微博为主要讨论平台,其数据量占了全部数据量的86.92%。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媒体分布图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关键词云质疑消息引起轩然大波后续难道要对双胞胎继续实验?伦理问题怎么办?人类的历史就此被改写了吗?媒体四问基因编辑婴儿消息一出,质疑声不断,科技日报对此提出了四点疑问:1.CCR5这个靶点是不是已经公认的会感染HIV?敲除这个靶点有没有其他潜在威胁?会导致其他疾病?2.如何能够证明这对双胞胎婴儿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因为也不可能现在就让婴儿接触艾滋病传染,这是有悖伦理道德的。如果这对双胞胎一生都没有经历过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环境或行为,又如何证明她们天然抵抗艾滋病?3.对试管婴儿进行基因编辑是否有悖伦理道德,经过什么部门审批?一个民营医院就能做这样的实验吗?4.此前我国有没有过基因编辑手段用于人体的实验?业界声音:此事后果不可预测“这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问题的范畴,后果不可预测,一定是伦理争论的焦点。即使技术是100%可靠,人类是否可以或应该编辑自己的生殖细胞和胚胎,(看到这个消息)绝大多数人肯定大脑一片空白,包括我自己。”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林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会有什么后果?果壳网用更通俗的话语做了表述:CRISPR作为基因编辑工具虽然强力,但是会有很多“脱靶"——错误地编辑了不该编辑的地方。它的脱靶率依然是一个争议中的话题。在有些领域,脱靶不是大问题,比如如果我要编辑一个农作物,那很简单,编辑完了之后养养看,不断检测各种指标,如果出了问题,扔掉重来就是了。但是在人类胚胎编辑里,脱靶就是大问题了,因为你只有一个检测窗口——那就是胚胎早期。等到胚胎发育起来再发现问题那就晚了,你总不能把一整个活人给扔掉。而且,这个人长大成人之后还要结婚生子的,脱靶带来的错误编辑还会传给后代。当然研究者肯定知道脱靶的风险,相信他们一定尽了一切努力来测序筛查防止脱靶的出现,但是目前的技术毕竟是有限度的,对人类胚胎进行操作,风险还是太大了。各方声音1.官方已展开调查:有媒体从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获悉,该项试验进行前并未向该部门报备,正开会研究此事;2.医院否认:有媒体致电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其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实验不是我们这边做的,孩子也不是在我们医院出生的”;3.深圳科创委否认经费支持:针对此前有媒体报道的,基因编辑婴儿研究的经费或物资来源为深圳市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深圳市科创委也在27日凌晨予以回应,称这一情况不属实,该委从未立项资助“CCR5基因编辑”“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编辑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等项目,亦未资助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在该领域的科技计划项目。3.科学家联合声明:网传一份122位科学家的联合声明,强烈谴责贸然尝试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4.南方科技大学发布声明:表示贺建奎副教授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其对人体胚胎进行的基因编辑研究,学校不知情,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正进行深入调查;5.当事人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从26日起,媒体始终联系不上的贺建奎,其团队负责媒体事宜的工作人员在27日凌晨终于有所表态,称贺建奎将于本周三在香港的一学术会议上公开该项目数据。网友评论微博截图舆情小评你会支持基因编辑婴儿这项“黑科技”吗?@头条新闻发起了“#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你怎么看?”的调查,截止11月27日上午10:00,已有12W+网友参与,其中69.9%的网友表示“不支持,细思极恐,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你认为呢?微博截图信息综合整理自: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北京日报、@知识分子、人民网、南方都市报、上观新闻、界面新闻、第一财经、澎湃新闻、新京报、果壳网、中国新闻网、新浪微博等
网络舆情
基因编辑
查看详情→
女人堕落导致国家堕落?张雨绮怒怼俞敏洪:你不懂什么叫平等
2018-11-19
1994
导读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国家的堕落”。演员@张雨绮 发微博怒怼:“北大的教育没帮你搞明白什么是平等 ”。18日晚间,俞敏洪发微博称此前表达有误,深表歉意。——凤凰网舆情概述11月18日 俞敏洪某论坛发表关于女性的不当言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某个论坛上阐释“衡量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时,用了女人找男人的标准做例子,表示“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网络截图11月18日20:32 张雨绮微博怒怼俞敏洪当日,演员@张雨绮 发微博怒怼俞敏洪,表示“北大的教育和新东方的成功都没能帮你理解女性的价值,没让你能理解什么是平等的两性关系,甚至没帮你搞明白什么是平等”。微博截图11月18日 21:58 俞敏洪发微博道歉当日晚21:58,@俞敏洪 在个人微博道歉,表示:“今天我某个论坛上阐释‘衡量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这一论点时,用了女人找男人的标准做例子,由于没有表达好,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误解,在此深表歉意。我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国家的水平。”微博截图从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优讯,十余年专注舆情监测,可申请免费试用)数据可看出,自11月18日00:00至11月19日11:30,相关讨论已达15200条,从舆情走势图可看出,在@张雨绮 发布微博后,数据量迅速上升,至当日22:00时达到峰值。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舆情走势从媒体分布图看,微博是舆情发酵的主要平台,94.27%的讨论来自微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媒体分布讨论话题也主要是围绕俞敏洪言论展开的,其中#女性###国家##堕落#热议最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关键词云网友讨论微博截图媒体评论俞敏洪停止学习,而世界的变化又是如此迅捷。最近10年,女性权利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在社交媒体,它也是最敏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之一。女性觉醒,并且变得强大。在年轻人心中,“男女平等”早已成为共识。在这种情况下,俞敏洪这种“旧人物”很容易陷入舆论的漩涡。其实,即便是他说的是“男人堕落则国家堕落”“男人强则国强”,同样会引起舆论反弹。这种一元论的性别观,已经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如今的性别观念,早已不是一元论,甚至也不是二元论,而是变成了多元论。——澎湃新闻(上海)《马上评|“堕落”的俞敏洪与日益敏感的性别话题》作为一个男人,对女性的尊重,不是刻意贬低她们的权益,也不是刻意抬升她们的地位。过于贬低或过于抬高女性,都是对女性的不尊重。真正的尊重,就是用和对待男性一样的尺度、标准去看待女性,做到不偏不倚。真正成熟的社会,不会刻意给女性贴好与坏的标签,真正自信的女性,也不必刻意强调权利与义务,自然、平等、一致,才是最好的。当然,由于生理因素等问题的存在,女性在某些方面确实相对弱势,在这些方面,我们自然要爱护女性,不是因为她的性别,而是因为天生而来的某些弱项,因为那不是她们的错误。——东方网《张雨绮diss俞敏洪 我们该如何来看女人》舆情小评对于俞敏洪的言论和道歉,有网友认为:俞敏洪说的没说错,只是表述欠妥,女性确是决定着男人,这是宏观上的事实。也有网友认为,俞敏洪是强行矫正观点:明明是不正确的言论,却被企图强行掰正了,如果孩子以母亲为首,父亲看妻子才做改变,这不就是丧偶式教育吗?中国男女平等问题,向来是容易引发舆论热议的话题,中国女性因性别所限,被标签化,在职场中受到比男性更多的限制。怎样正确看待男女关系?正如东方网所评论“真正成熟的社会,不会刻意给女性贴好与坏的标签,真正自信的女性,也不必刻意强调权利与义务,自然、平等、一致,才是最好的。”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凤凰网、东方网、澎湃新闻等
企业舆情
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
舆情监控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
49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河北省三河市强换商户招牌事件舆情启示
“炫富”扣分?券商如何完善声誉管理机制:从新规看长期发展路径
“3·15”蜜雪冰城:舆论场割裂之谜
海底捞“锅底小便”事件舆情分析
重庆燃气收费异常屡禁不止舆情分析
“红”动全球:外国网民涌入小红书现象的舆情洞察与多维应对
“良品铺子被举报”事件舆情分析
储户40多万存款“消失”舆情分析
昆明学校食堂“臭肉风波”舆情剖析
2024年中秋国庆“双节”舆情风险提示报告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舆情速递
《黑神话·悟空》背后的舆情学:企业如何借鉴?
不让竞技体育来之不易的勋章蒙灰:体坛饭圈文化侵袭事件舆情分析
法官遇害背后的舆情观察
象牙塔下的阴影:透视高校性骚扰舆情风暴
你可能还关注:
社会热点舆情
网络舆情热点
舆情监测
全网络舆情简报
网络舆情
舆情监控
社会热点
网络热点
网络舆情监测
企业舆情
舆情分析
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应对
社会热点分析
校园舆情
舆情简报
舆情深度剖析
热点舆情分析
舆情处置
教育舆情
微信客服
点击咨询
移动APP-优讯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