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热点全览

如何提升舆情应对效果,你需要掌握“三要”、“三不要”

2021-03-31 | 优讯舆情 7066 网络舆情 社会热点舆情
网络舆情事件中,不时会有部分失去理智的网民,他们喜欢故意挑战权威,怀疑和排斥传统观念,甚至歪曲和恶意攻击舆论主体。这种情况,与其与之争执不下,在演化过程中导致事态愈演愈烈,不如做冷化处理。优讯舆情分析师建议:不回复个人也不和个人争辩,才是最好的处理行为。为进一步提升舆情应对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还得掌握以下“三要、三不要”的要领:

一、“三要”
一要主动与媒体沟通。突发事件的负面舆情出现后,涉事政企不能回避问题,要迅速调查事实,积极与媒体沟通。如果网上爆料的问题属实,就诚恳接受批评,及时回应,给予解决方案,化解负面舆情。
二要适当进行冷处理。负面舆情出现后,要尽量避免责怪媒体,以免引发舆情进一步发酵。如果报道和爆料问题片面失实,造成较大不良影响,政府或企业也不能保持沉默,应及时与爆料媒体或个人进行沟通,提出更正或者删帖要求,并发布辟谣信息,消除不良影响。
三要适时进行正面宣传。对于网上负面报道和爆料,相关政府或企业既要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展各种有利于塑造正面形象的活动,将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正面事件上来,引导舆论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为处理危机事件创作良好的舆情环境。

二、“三不要”
一不要发火。当负面报道和爆料出现后,政府或企业切记不要一味的愤怒和责备,这样的责备无济于事,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只有心平气和讲道理,摆事实,才是真正的化解矛盾之道。
二不要强硬表态。公众在不明事理的情况下,一般还是相信媒体,同情爆料者。这时政府或企业看似义正词严的强硬表态并不会让公众相信其是无辜的,反而只会让公众觉得政府或企业不负责,甚至认为政府或企业的强硬和傲慢是特权使然,引起公众反感,结果把自己放到了舆论的对立面,激化矛盾。因此,即使媒体报道失实,网上爆料虚假,政府或企业也应当按照有关认定程序,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处置问题。
三不要对抗媒体。突发事件发生,面对媒体记者的监督报道,批评媒体、打击记者只会引起媒体更大的反抗,激起公众对媒体的同情。媒体不是敌人,政府或企业要注意与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在遭遇负面舆情时,还可以借助媒体的舆论影响力来引导舆论走向。
总之,在应对负面舆情时,无论是做到“三要”或者是“三不要”,其最终落脚点还是事实信息的透明化。对待网络曝光、媒体负面报道,政府或企业不强势也不弱势,以和平的心态处之,有错就要勇于承担,知错必改。无错就要敢于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以及回击。在负面舆情面对做到不傲慢、不迎合。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