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用
登 录
400 008 9039
首 页
产品与服务
监测平台
专业人工服务
移动APP
核心优势
数据全-响应快
高智能-信息准
用户多-口碑好
自主先进技术
优质合作伙伴
经典案例
政务类
企业类
舆情报告
舆情-深度剖析
行业-舆情百科
社会-热点全览
关于优讯
优讯简介
优讯新闻
联系我们
舆情报告
多维度全视角舆情分析报告,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助力领导科学决策
免费试用
汇总阅读:
"
官方通报
"相关文章都在这儿了
重大事故官方通报怎么发?从乐山车祸官方通报你能学到这些
2018-11-28
2936
导读值此多事之秋,灾难频出。重庆公交坠江、兰州货车连撞、葫芦岛轿车冲撞小学生,连续几起群死群伤重大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然而钟声未停,祸事又起。11月27日上午10时许,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发生一起重大车祸,一辆车牌号为川LQV513的黑色轿车冲上人行道,导致7人死亡,4人受伤,目前肇事司机已被警方控制。由于这段时间连续发生了多起热点事件,特别是三起群死群伤事件,网民已经变得麻木,加上“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惊天奇闻牢牢占领了本周舆论场,所以此事没有引起过多关注,微博上评论最多的帖子也只有4000余条。微博截图但即便如此有利的舆论环境下,乐山当地的舆情应对工作也仍然进退失当。下面逐一分析:官方第一次回应事件发生后,沙湾警方在两小时内即12:08分发布了第一份《警情通报》。这份通报简单交待了事件时间、地点、经过、人物、后果。微博截图分析这份通报,总体很成功。在两个小时之内,主动向社会通报了基本情况,做到快说事实、慎说原因。整个通报多用动词,慎用名词,巧妙回避了对事件的定性。特别是司机为什么会开车冲上人行道,这关系到整个事件的定性,如果是故意的,肯定是刑事犯罪,但有可能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可能是交通肇事罪;如果是意外,比如突然发病、突然昏迷等,则属于意外事件,这些都需要后续的调查或侦查,此时明显是不能仓促定性的,所以通报中用了“冲撞”这个动词,完全符合当时场景,而“肇事”这个动词也用得无可厚非,“肇事”的意思就是“引起事故”之意,我们不能强行地将其与“交通肇事”关联,当然,用“涉事”也可以。很明显,沙湾警方充分吸取了葫芦岛轿车冲撞小学生事件中宣传部乱用“交通肇事”给案件错误定性被批评的教训。要说不足,唯一可以改进的就是字号太小,不方便阅读,还有就是通报的背景色与全国通用的不太一样,颜色偏深,观感上有点不习惯。宣传部门如期添乱不是与宣传部门过不去,确实是最近几起重大舆情中,宣传部门的表现过于让人失望。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中,有几家媒体报道说是女司机逆行,公交车为了避让小轿车坠入江中,正是因为这个报道,让女司机成为万夫所指,蒙受了莫大冤屈,相关媒体也跟着被批,而事后有媒体反映他们是从万州宣传部门得到的这个消息。葫芦岛轿车冲撞小学生事件中,当地宣传部门提供给媒体的稿件,草率地将事件定性为“交通肇事”,而公安机关的调查结论却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乐山车祸,宣传部门再次扮了猪队友的角色。据新京报报道,记者于事发后不久的11时45分向沙湾宣传部了解,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死亡人数为9人,其中有孕妇。网络截图正是基于新京报采访到的“权威”信息,后续报道中许多媒体纷纷将死亡人数调整为9人。对于信息来源问题,虽然新京报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经常弄错死伤人数,但这次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个死亡9人的数据就是来自于当地宣传部,借一百个胆子,新京报也不敢用宣传部的牌子来抢新闻。那么这就尴尬了,两家官方的权威信息发生打架,到底谁才最权威?网民应该信谁的。但有一点是不可回避的,就是宣传部和公安局的沟通不到位、信息不畅通,导致了信息出口不统一。这个教训很深刻。按说宣传部门的主业就是搞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在一个地方,所有党政部门的舆论工作都要在宣传部的领导下开展,他们才应该是最专业的,但遗憾的是不少地方的宣传部门特别是县一级宣传部门,其业务水平真不敢恭维。官方第二次回应27日下午15:18分,沙湾公安第二次发布通报,距第一次通报时隔3小时10分,第二次通报比第一次要稍微详细,用了上标题《关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11.27”事故情况通报》,第一段内容与第一次通报完全致,第二段讲了领导重视、相关部门迅速反应的情况。微博截图分析第二次通报,从发布的时效来看,时间节点是恰当的,这种重大突发灾难,采取短平快滚动式信息发布,最有利于缓解社会恐慌、挤压谣言空间、增加网民信心;但“度”和“效”则完全没达到预期。特别是与第一次通报比,水平就差太多了。主要有几点问题:1.第一段全文引用第一次通报,明显就是鸡肋,应付差事。2.没有回应网民的核心关切,比如为什么开车撞人?因为网上有说是夫妻吵架赌气开车撞人的,有说是为躲避行人失控冲上公交站台的,还有人说是两口子吵架开赌气开车,开得飞快,为了躲避一个老年人,猛打方向盘冲上公交站台的,甚至有人说是报复社会的;比如司机撞人后是清醒的还是昏迷的,因为有人说司机停车后有用水果刀捅向自己准备自杀,后被民警制止的,有人又说司机撞人后就昏迷了的。3.标题中的“事故”还是显得模棱两可,到底是意外事件还是责任事故?实际操作中,一般不是太复杂的案件或事件,第二次回应就应该讲下定性问题了,如果实在拿不准,可表述为“本次冲撞行为初步定性为XXX,相关情况 请继续关注官方信息。”4.没有交待伤者情况,重大群死群伤事件,官方通报要体现温度和人文关怀,在做好隐私保密前提前,尽可能公布一些伤情、抢救、治疗、恢复等情况,让网民不要过于担心。5.没有交待涉事司机情况,第二次通报,应该简单说一下涉事司机的基本情况,比如姓名、年龄、职业,如果鉴定结果出来,还应公布是否涉嫌酒驾、毒驾等。本次事件,仍然有许多未知的信息,希望官方能尽快发布第三次通报,一次性回应网民关切,让这一波舆情快点过去。来源:黔线
舆情处置
政府舆情
官方通报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河北省三河市强换商户招牌事件舆情启示
“炫富”扣分?券商如何完善声誉管理机制:从新规看长期发展路径
“3·15”蜜雪冰城:舆论场割裂之谜
海底捞“锅底小便”事件舆情分析
重庆燃气收费异常屡禁不止舆情分析
“红”动全球:外国网民涌入小红书现象的舆情洞察与多维应对
“良品铺子被举报”事件舆情分析
储户40多万存款“消失”舆情分析
昆明学校食堂“臭肉风波”舆情剖析
2024年中秋国庆“双节”舆情风险提示报告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舆情速递
《黑神话·悟空》背后的舆情学:企业如何借鉴?
不让竞技体育来之不易的勋章蒙灰:体坛饭圈文化侵袭事件舆情分析
法官遇害背后的舆情观察
象牙塔下的阴影:透视高校性骚扰舆情风暴
你可能还关注:
社会热点舆情
网络舆情热点
舆情监测
全网络舆情简报
网络舆情
舆情监控
社会热点
网络热点
网络舆情监测
企业舆情
舆情分析
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应对
社会热点分析
校园舆情
舆情简报
舆情深度剖析
舆情处置
热点舆情分析
教育舆情
微信客服
点击咨询
移动APP-优讯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