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认使用过期食材,星巴克道歉有多不走心?
2021-12-14 | 优讯舆情 1751 企业舆情 网络舆情热点 社会热点舆情 食品安全 星巴克12月13日,星巴克无锡两家门店被曝使用过期食材、随意篡改保质期、报废糕点次日再上架等触碰食品安全红线的行为,引起网络热议。当日晚22:12@星巴克中国 发微博承认使用过期食材并道歉。然而该道歉被批不走心,星巴克使用过期食材事件舆情进一步升温。
星巴克道歉公关文网友为何不买账?看看下面的解读:
微博截图
1、我们已确认12月13日媒体报道的两家无锡门店的伙伴(员工)确实存在营运操作上的违规行为。保障食品安全,我们责无旁货。
解读: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是个人行为,星巴克很关注食品安全。
2、这两家门店的情况,高度警示了我们在食品安全标准的日常执行中存在不足。对此,我们向所有星巴克顾客致以最诚恳的歉意。
解读:记者暗访的暴露了星巴克的“内幕”,提醒了我们纸是包不住火的,对此我们很关心并且给你们道个歉。
3.我们己于第一时间采取了以下行动.......
解读:
(1)这两家店肯定是要关闭了,就算我不关闭相关部门也会要求停业整改,自己关掉得个好名声;
(2)之前食品安全标准只是在纸面上,现在被曝光了我们来做个样子;
(3)重新开始对员工培训,仔细排查一下还有没有媒体的“卧底;
(4)所有门店注意了,要开始突击检查了;
(5)有什么投诉给我说,别有事没事往媒体上爆料;
(6)终于给了我一个合理的裁员理由。
从整体看,星巴克这次的“道歉信”通篇都是在告诉大家身为“球员”如何做一个“裁判”,并且让观众买单,丝毫没有“被告”的觉悟,毫无诚意可言,开场就甩锅。对于报道中过期食材的使用,以及“老师傅”的“言传身教”,通篇没有提到一句话,道歉都如此“敷衍”吗?
或许是国人对于“洋品牌”的执著,如果同样的事情换到其他地方,处理的结果或许就不会是一个道歉那么简单了。这难道不是一种“歧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