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河南封丘营养午餐致学生呕吐腹泻事件舆情分析专报

2021-11-30 | 优讯舆情 3052 企业舆情 社会热点分析 舆情分析报告 校园舆情 校园食品安全

11月25日,河南封丘县戚城中学校长哭诉送餐公司“换不动”引发关注。事件源于23日,这所中学的部分学生餐后出现集体呕吐腹泻的情况。据了解,为这所中学供餐的企业为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在封丘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午餐采购项目的招标中中标。这一项目要求投标人须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而这家公司持有的相关许可证发证日期为2021年11月15日。也是从当日起,开始给戚城中学配送午餐。


图片

网络截图


事件梳理


11月23日


河南新乡封丘县赵岗镇戚城中学30多名学生吃过学校的营养午餐后,出现呕吐、拉肚子现象

11月25日


戚城中学校长王永掩面痛哭,并表示,前段时间,当地教育局通过招标后,送餐公司才变成了现在这家。

11月25日


河南封丘县委县政府发布通报,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

图片


网络截图


11月26日


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表示,给学校送餐是封丘县教体局统一招标,该公司为封丘县3000余名学生提供餐饮,给当事学校从一周多前才开始送餐,其他学校最早的是从上月开始送餐。

11月26日晚


对于事发后面对镜头痛哭,戚城中学校长王永表示,23日事发后他逐级向上汇报到封丘县教育局,同时联系配餐企业,希望暂停配餐等待调查结果但此后两日,配餐照旧。配餐企业答复他,一切等调查结果出来后再说。

11月26日中午


从封丘县教育体育局了解到,目前涉事学生身体已无大碍,但还不能确定是否为食物中毒

11月26日


封丘县市场监管局召开全体会议,要求对全县学校食堂和配餐点的卫生情况、食品留样等进一步排查。该局局长郭铮向记者表示,涉事食品留样经疾控部门快检为阴性,进一步化验还需几天。截至目前,三名住院学生的检查结果为两个胃炎,一个肺炎

11月27日凌晨


由县纪委、公安局、卫健委、教体局、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综合病人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判定赵岗镇戚城中学部分学生出现餐后呕吐腹泻是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相关部门对负有监管责任的工作人员立案调查

11月28日


封丘县委宣传部部长陈明表示,县里已为戚城中学挑选了新的餐饮供应方,相关工作已经展开,保证师生明天就可以吃上放心的热乎饭

11月30日上午


据封丘县委宣传部通报称,涉事送餐公司负责人吕某、李某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已被刑事拘留,羁押在新乡市看守所。


舆情传播

图片 

据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对该热点话题监测发现,“河南封丘营养午餐致学生呕吐腹泻”舆情走势呈先上后下。自25日,河南封丘县戚城中学校长哭诉送餐公司“换不动”引发关注后,舆情呈逐步上升趋势27日,初步判定赵岗镇戚城中学部分学生出现餐后呕吐腹泻是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经过前两日舆情累积发酵,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南方都市报》、@央视财经、@环球时报、@中国新闻周刊等重要媒体的转发报道舆情攀至顶峰29日,《新华社》发文“河南封丘学生餐后呕吐事件,招投标有没有‘猫腻’?”引发舆情小幅度反弹。之后,舆情有所回落。此外,11月25日-29日,随着该事件的发展,在微博形成#央视记者探访学生餐后呕吐涉事企业#截止至11月30日16:00(下同)阅读3728.1万 讨论1271)、#学生餐后呕吐校长回应为何痛哭#阅读4026.3万 讨论1461)、#痛哭校长不理解孩子有症状配餐为啥不能停#阅读1.7亿 讨论2880)、#学生集体呕吐校长痛哭换不动送餐公司#阅读7.8亿 讨论4.9万)、#封丘官方回应学生集体呕吐#阅读185.7万 讨论169)、#河南学生呕吐涉事公司事发后才取得许可证#阅读5777.3万 讨论2457)、#河南营养午餐项目签20年合同违约赔三倍#阅读1.1亿 讨论5480)等多个热点话题,部分话题一度冲进微博热搜。


图片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新闻热度走势图


据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对该热点话题监测发现,新浪微博是“河南封丘营养午餐致学生呕吐腹泻”舆情传播的主阵地,共15620条,占比68.93%;网络2690条,占比11.87%;微信2050条,占比9.05%;客户端、广播、视频等共2302条,仅占比10.15%。


图片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新闻媒体分布图

图片 据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中的词云分布图发现,与“河南封丘营养午餐致学生呕吐腹泻”相关的热词主要为“河南”“封丘县”“涉事”“配餐”“公司”“学生”“呕吐”“腹泻”等,且该热词与舆情关键词较为一致。


图片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关键词云


舆论反馈


媒体方面




“河南封丘营养午餐致学生呕吐腹泻”一事自发生以来,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多家媒体就此事发表评论表明立场和看法,其中,@人民日报评论 就此事连发两篇微评,呼吁重视学生饮食安全,彻查涉事企业此外,新华社五问河南问题学生餐,仍有诸多疑问待解。


11月26日,极目新闻以“学生呕吐校长痛哭换不动送餐公司,赶紧彻查!”为题发布评论称不仅是王校长不理解,大家都不理解。当地教育部门通过招标,选择了这家送餐公司,难道就没有相关条款约束?孩子吃出问题,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妥善救治,然后将餐食进行封存鉴定。如果真是送餐公司的责任,该追责就追责;如果不是,也好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不能让校长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按理说,这原本也轮不到王校长来哭诉,教育主管部门早就该行动起来了。饮食安全是个大事,涉及孩子更是大事中的大事。当地竟然还继续安排这家公司送餐,既没有将学生饮食安全放在心上,也没有将家长的关切放在眼里。


11月26日,@人民日报评论:事实究竟如何,尚有待深入调查。值得反思的是,该如何守护好学生的餐饮安全?食品安全无小事,学生的餐饮安全更是大事,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若无安全,何谈营养?对于学校、供餐企业等相关单位而言,学生营养午餐,不仅是一份“责任餐”,更是一份“良心餐”。任何人都不应也不能在“安全”上玩猫腻,在“营养”上动歪心思。我们希望当地能早日查清事件原因、及时公布调查结果,也希望其他地方能从中汲取教训,排查漏洞、补齐短板,筑牢营养午餐的安全防线。


11月27日,《南方都市报》以“学生吐校长哭,营养餐食品安全谁来保障”为题发布评论称: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无论调查结果如何,这家公司如何中标仍需要层层追问。该公司负责人称,当时看到招投标信息后,按规定竞标。但这种说法是否属实还有待调查,而且尚有不少疑问需要解答。根据卫生法相关规定,只有取得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发给的、标有获准“学生营养餐”的卫生许可证,配备专(兼)职营养师(士)或营养配餐员的公司才有能竞标营养餐供餐资格,这一牌照不应是“一揽子买卖”。当然,在此基础上,也许值得探讨的是,由配餐公司统一供应的学生营养午餐,是不是最优解?毕竟,营养餐牌照有着一定的门槛和标准,通常数量有限且集中在相对大的城市和地区,这种模式对于食品的保存、食物的丰富性均会有不小的影响。如果配餐公司条件达不到,效果可能就适得其反。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自雇食堂员工,现做餐食,配以营养师为学生搭配均衡营养,是否更实际且有效呢?


11月28日,《人民日报》以“背后的疑问亟需严查”为题发布评论称:食品安全无小事。营养餐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不能掉以轻心。食物不卫生,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涉事餐饮公司经营范围五花八门,怎么就能一路过关斩将,在当地教育体育局统一招标一举中标?这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涉事负责人表示按规定竞标,中标合规。但到底是否合规,不能由其自说自话。当地监管部门应公正调查,不放过每一个疑点,给孩子一个交代,给家长一个交代,给公众一个交代。


11月29日,《新华社》以“河南封丘学生餐后呕吐事件,招投标有没有‘猫腻’?”为题报道称:就公众关切的几个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焦点一:究竟哪个食物有问题?封丘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涉事配餐公司11月23日用了冷冻肉片,此前用的是新鲜肉,民警正在追查冷冻肉来源。此外,有关部门还对是否涉嫌投毒展开调查。封丘县政府新闻发言人李安涛表示,根据检验,涉事公司大米和面条菌群超标,对事发当天留样的豆腐、冬瓜肉片、玉米羹检测结果未出。到底是哪个食物导致呕吐腹泻,尚需进一步调查。焦点二:为何换不掉涉事配餐公司:戚城中学校长王永表示,他曾向封丘县教育体育局反映配餐问题,教体局食品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来到戚城中学陪餐,并组织各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代表前往配餐制作点监督检查。事发第二天,涉事公司仍给戚城中学配送午餐。封丘县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出现问题后没有第一时间停止配餐确有不妥,但也不能轻易换掉一个经过招投标程序选中的配餐公司焦点三:涉事配餐公司管理水平怎么样?据介绍,涉事配餐公司共为赵岗镇24所小学及戚城中学共计3000余名师生配送午餐。南常岗小学校长李锋、裴固小学校长张春明表示,配餐“还不错”“差不多”。记者调查发现,该公司虽成立时间不长,但员工流动性大,未接受过系统的岗位技能培训焦点四:涉事配餐公司无证经营是怎么回事?涉事配餐公司9月22日成立,10月26日取得营业执照。然而,该公司大约在10月9日后就已开始给一些小学配餐,且直到11月25日,也就是事发后的第二天,才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封丘县市场监管局调查发现,涉事配餐公司厨师未取得厨师证焦点五:招投标有没有“猫腻”?封丘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王福京说,通过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查,目前没有发现招标文件制作方面的问题。下一步将对招投标的过程、投标企业的资质,以及是否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等深层次问题进行调查。


11月29日,@人民日报评论:师生餐后集体呕吐腹泻引发关注,河南封丘多个部门负责人被立案调查。然而社会公众还有诸多疑问待解。究竟哪个食物有问题?为何换不掉涉事配餐公司?招投标有没有“猫腻”?诸多问号有待拉直。学生营养餐是良心餐,不该成为个别人眼中的“唐僧肉”,更容不得半点胡作为非。一查到底,方能守护学生健康、纾解家长焦虑。人们期待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更坚信追责问责定会严肃公正。



网民方面




民间舆论场对“河南封丘营养午餐致学生呕吐腹泻”一事的讨论范围较广,由最开始对该校长评价褒贬不一、当地教育局被点名,到质疑涉事公司投标中标、吐槽官方系列操作、讨论营养午餐项目签20年合同、期待调查结果等,随着事件发展和更多细节披露,讨论话题多角度延伸,舆情焦点出现转移。


01
对校长评价褒贬不一


@鬼璽:希望不要被打击报复。

@RuRu_Wan:校长痛哭,就觉得校长的戏很足。孩子食物中毒,应该立马就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提供餐饮的单位按规定是要保存每天供餐的样本,以备出事后可以检查。所以这件事到现在也没看到有部门出面调查,并出示相关的结果。孩子是无辜的,这件事中,谁伤害了那些孩子都应该严惩。

@二零零拾月:他如果负责他除了哭还干什么了。

@太极生两仪2021:校长不容易,还得在台前背锅,也苦了学生了。

@一袋小鱼粮:以后说不定校长还会被教育部穿小鞋

@旅路2011:一开始那个校长哭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点过了


02
谁招标谁负责 当地教育局被“点名”


@午后狂睡:谁招标谁负责,当地教育局应该针对这件事给个答复,学生的营养午餐连最基本的食品。

@1分钟有59秒:谁招标谁负责吧。

@kkkkkkkkkkkkao:当地的教育局局长出来走两步。

@隐居江湖的清雪:这当地教育局不出来说话?

@乌龙侠爱乌龙茶:能不去祸害学生吗?河南教育局不给个解释说不过去。

@一个虫_:这黑心钱都赚啊?教育局不出来说说?


03
涉事公司投标中标引质疑


@ICT解读者老解:一家北京公司,中标河南一个县级中学的供餐?听着就不靠谱……

@玲玲振玉:这家公司到底怎么中标的?

@快say仔:还不如查查为什么会中标吧,配餐当日才有许可证,那投标的时候就是资料不全了吧。

@李子和路嘟:食品经营许可证并不难办,但是没有许可证能参加投标并且中标就离了大谱了!当地教育局是不把学生的食品安全放在心上,一心想捞钱吧。

@酒窝谜之喜欢:如何中标才是重点啊。

@Zhangrui張瑞:没证都能参加招标,路子不一般

@QINXUC:没有许可证,能参与招标?就这还说招标程序是否合规需要调查,都这么明显了这还调查个锤子?真拿老百姓当傻子了?看来这后面人物真的不易动!

@桃花依旧笑春风lovemyself怎么拿到供餐资格的才是问题关键。


04
合同问题等待调查结果


@qinp的世界不尊重食品卫生法,霸王条款,必须废除!

@午后狂睡:合同签这么长是啥原因?等个调查结果。

@李家的考拉:跟后续,一个盒饭合同,签20年,非常不正常


05
吐槽官方系列操作


@半夜思绪:厉害,看到出事了赶紧把许可证办下来,下步是把中标信息补充完整

@现实主义文学:某些官员为了给他办这个许可证也尽了一份力吧。

@YAGU69:这风口浪尖敢把证给他。

@不苟咸嘚鱼:就跟那个安阳王狗证一样。

@楚北禤:送上热搜,报警骚操作。县里成立调查组能查出来个屁,最起码也得省里调查组下去查嘛


06
呼吁严查并期待调查结果


@在成都做一名律师是怎样的体验:国家能不能查查这些地方官员和企业,看到贼气人。他们敢把手伸向学生、敢毒害祖国的花朵、敢赚带着学生的血的钱,就应该狠狠的收拾他们

@不了AT了之:有些方面我们的国情是政府信用和市场信用都不可靠

@SHiN_nosuke:没有监督、惩罚、退出机制?

@娱情執著:希望有关部门,严查所有学校食堂。严惩承包商老板。严查到底。

@是啊啊啊倩啊严查!学生食品安全都保证不了谈什么教育?

@阳光小花花_hahayo:期待调查结果

@莫道阳关不殇情:第一时间全面排查、及时整改、落实到位,举一反三,消除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佛动凡心:能不能先好好查查背后的保护伞啊。


舆情总结


前有河南广播电视台的《小莉帮忙》节目,因为连续做了10期,推动不了安阳市一位公职人员家的狗咬人事件,小莉在镜头前捂脸痛哭,上了热搜。而今河南封丘县戚城中学营养午餐让学生集体呕吐事件,王校长痛哭换不动送餐公司,又上了热搜。



近年来,营养餐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频发,招标环节暗流涌动,孩子成为最终受害者。河南封丘营养午餐致学生呕吐腹泻事件之所以全网关注:一是“食品安全”与“校园”“校长”“教育局”“招标”连起来,本身就具有足够的话题性,瞬间引爆舆论二是当地教育部门危机意识淡薄,并未重视学生集体呕吐事件,反而放任涉事企业继续供餐,引发家长强烈反应,致使舆情积累、爆发。三是随着更多细节被曝光,舆情呈鼎沸之势,封丘县委有关负责人就“为何换不掉涉事配餐公司”给出“不能轻易换掉一个经过招投标程序选中的配餐公司”、封丘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就涉事企业“未批先餐”的情况给出“合情合理但不合法”的解释,给出的回应与事实前后矛盾,暴露出相关部门负责人舆情应对能力不足,引发次生舆情;四是对涉事企业如何投标中标,为何事发后才取得营业执照,签20年合同问题等媒体和网民的质疑相关部门始终未给出及时、正面回应,官商勾结、背后有人撑腰等猜测声音不断,舆情持续发酵。


纵观本次舆情事件,舆情周期共7天,目前,舆论热度已回落,但舆论诉求在要求彻查涉事企业、解答公众疑惑等方面。随着调查结果公布,舆情会再次受到关注,但应避免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放任不管,埋下舆情隐患。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
请您留言

优讯舆情4000089039

提交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