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用
登 录
400 008 9039
首 页
产品与服务
监测平台
专业人工服务
移动APP
核心优势
数据全-响应快
高智能-信息准
用户多-口碑好
自主先进技术
优质合作伙伴
经典案例
政务类
企业类
舆情报告
舆情-深度剖析
行业-舆情百科
社会-热点全览
关于优讯
优讯简介
优讯新闻
联系我们
舆情报告
多维度全视角舆情分析报告,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助力领导科学决策
免费试用
汇总阅读:
"
危机公关
"相关文章都在这儿了
全棉时代就争议广告多次道歉舆情简报:始于广告,道歉三次,终于……广告?
2021-01-14
2966
近日,全棉时代的一则视频营销广告被网友指责“侮辱女性”,并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此后,全棉时代曾两度在官方微博发文道歉,但由于其在最近一封致歉信中大篇幅介绍企业创立初衷、专利技术、公益活动等内容,被网友质疑没有诚意,道歉信都在“打广告”。 舆情概述 1月7日 全棉时代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条标题为《防身术》的反转广告:“一名年轻女子深夜被一男子尾随跟踪,该女子急中生智,用全棉时代湿巾卸妆,卸妆后‘变丑’吓跑歹徒。”对此,有网民称,该广告涉嫌侮辱女性,暗示女生妆前妆后差距大,素颜丑。 网络截图 1月8日上午 @Purcotton全棉时代 在微博评论中回应称“视频为广告创意,仅作为突出商品的清洁功能”。 微博截图 这样的解释并未获得网友谅解,被解读为“不知道自己错在哪”。 1月8日下午 @Purcotton全棉时代 于新浪微博再次发布致歉信。 微博截图 1月10日 @Purcotton全棉时代 再发道歉表白,全文以“对不起,我们错了”开头,尔后则大片介绍企业发展历程,包括介绍公司创立初衷、专利技术、质量把控、原料选材、公益活动等。被网友称为是“表扬信”,再次招致舆论批评。 微博截图 1月12日 全棉时代母公司稳健医疗证券部相关负责人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全棉时代上述致歉信其董事长亲自看过,是想把公司目前的价值观呈现给大家,公司会尽快公布调查结果。 截止1月14日14:00时,微博话题#全棉时代回应反转广告##全棉时代的道歉##全棉时代道歉信被指全篇自夸##全棉时代母公司回应广告式道歉#等阅读7.7亿+,讨论4.6万+。 网络截图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数据显示,自1月7日00:00至1月14日14:00时,相关数据量达1.9万+。 从舆情发展走势图可看出,全面时代对于该事件的三次回应后,均引起较大舆论影响,呈现三个舆论峰值,其中第二个“广告式”道歉信反响最大,相关数据量达监测期峰值。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舆情走势图 微博为此次舆情发酵的主要平台,相关数据占总体数据的83.57%。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舆情分布图 媒体评论 事关女性安全,如此严肃的恶性事件,却被商家轻飘飘地以所谓的‘创意’为说辞,美化犯罪者、丑化受害者,充满了偏见、恶意、无知。女人是消费者不是消费品,侮辱女性的‘创意’广告遭到舆论指责,是必然的。被冒犯的广大女性消费者会用脚投票,不会为侮辱性‘创意’买单。 ——《中国妇女报》-创意不是开脱责任的挡箭牌 态度端正比“辩解”更有效。有错之后,反而强调自己一直做得如何好,你是来撮火的吗?此时的“解释”就是“掩饰”,“真辩解”就是“假认错”,除了引起“二次舆情”,别无他用。 消费者有若干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最厉害的一招儿,就是一“不”到位——不再为你掏腰包。因为没有人愿意从自己不喜欢的商家那里购买商品或服务。 ——《中华工商时报》-一“布”到位也能一“不”到位 如果说,全棉时代宣扬受害者原罪论的产品广告,已是价值观层面出了问题,那在道歉信里夹带广告私货,试图将热点流量转化为宣传的小心机,不仅让其道歉毫无诚意可言,更给人以消费舆论的即视感。“加戏反被戏多误”,如此公关足以入选失败经典案例。 而其教训也应该指向企业价值观层面:第一时间致歉,公开相关信息,澄清事实真相,拿出解决方案等平息舆论,已成不少公司陷入危机后常见的公关流程。可公关需要技巧,更需要真正认识到错误,拾起对消费者的尊重——而这本质上就连着价值观层面的问题。 ——《新京报》-道歉信变自我表扬稿,全棉时代"戏太多" 化妆也好,卸妆也罢,女性对自身容颜的修饰,是个人选择也是群体爱好,不应该成为幽默故事的“包袱”。广告虽为宣传产品的创意视频,但以女性的安危为故事主线,本来就是以身犯险。看上去卸妆变脸机智脱险是个黑色幽默,但这个创意既不高级也不善意。这个品牌自以为幽默的广告片,其实伤害最大的也是自己的目标受众,遭到潮水般的舆论围攻并不奇怪。 幽默和低俗只有一线之隔,因此在表达的时候需要慎之又慎,否则很容易踩踏边界。幽默可以自嘲、自黑,可以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恶俗的风气。但幽默的底线应是善意、友好的,不能伤害他人,不能以挖苦他人为乐,更不能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不论背后的群体是大是小。低俗常常伴随着投机性质的,借以某些特殊的展示形式,来吸引关注或互动,是不合时宜的“抖机灵”。 ——《北京商报》-全棉时代忘了本陶凤 一条歧视明显、漏洞百出的广告,竟然通过了企业内部一道道审批程序,这说明广告背后,是企业规章制度、决策过程乃至企业文化中性别平等意识的缺失,广告出街事后补镬,只是其内部治理缺乏性别维度的一系列决策、把关失误的结果而已。 假如企业有心反思,首先要看看公司内部员工性别比是多少,招聘时有没有对女性设置门槛,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关键岗位有没有女性的负责人,还有,这些关键岗位的女性有没有影响决策的能力和表达真实意愿的环境……假如这些重要因素没有得到重新审视,就无以创造出适应现代社会性别平等要求的企业文化和市场能力;企业要真正做大做强,没有对消费者心理的准确把握,没有引领和改造消费习惯的强大价值观,恐怕一切都无从谈起。 ——《南方都市报》-"卸妆变脸"广告引众怒,企业需顺应性别平等价值观 网友评论微博截图 舆情小评 全棉时代因广告内容不尊重女性被质疑,而一连串的道歉又被指抖机灵“加广告”,多次登上新浪热搜。 全棉时代多次道歉均未取得网友谅解,或许并非企业没有危机公关常识,其关键在于企业并未真正尊重用户,是企业价值观出了问题。只有真正尊重每一个群体,积极倡导传播积极的价值观,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最终行稳致远。
企业舆情
危机公关
舆情应对
舆情分析
舆情处置
查看详情→
腾讯告老干妈″赖账″1600万,结果……网友:姜还是老干妈辣!
2020-07-02
2243
近日,腾讯状告老干妈拖欠广告费,老干妈称腾讯遭遇诈骗一事持续占据微博热搜。7月1日,贵阳警方通报,3人伪造老干妈印章与腾讯签合同,已被刑拘。舆情概述6月29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发布了一则民事裁定书,将腾讯与老干妈的纠纷推至台前。根据裁定书,法院同意支持原告腾讯的请求,查封、冻结被告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销售有限公司名下价值1624.06万元的银行存款或查封、扣押其等值的其他财产。网络截图腾讯相关负责人透露,老干妈在腾讯投放了千万元广告,但无视合同,长期拖欠未支付。腾讯被迫依法起诉,申请资产保全。法院依法裁定冻结对方企业账户。腾讯与老干妈“广告”合作回顾:2019年4月26日,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QQ飞车手游运营总监赵斯鹏宣布, QQ飞车手游S联赛2019年春季赛正式开幕,国民辣酱品牌—老干妈成为S联赛的年度合作伙伴。同时,上线了#老干妈漂移火辣辣# 的话题讨论,知名漫画家麻尾发布了相关的条漫作品,而QGhappy、解说瓶子等电竞领域KOL也加入话题的互动。据微博数据显示,最终的该活动话题的阅读量为1.7亿,讨论量为18.1万。微博截2019年10月23日,QQ飞车中上线了#老干妈# 相关活动,比如登录送老干妈合作专属套装——热辣风暴套装(7天)、完成比赛之后可以获得「老干妈礼盒」等等。6月30日晚老干妈方面发表声明回应称,经核查,我司从未与腾讯公司或授权他人与腾讯公司就“老干妈”品牌签署《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且我司从未与腾讯公司进行过任何商业合作。网络截图7月1日据贵阳警方通报,3人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冒充该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签协议,为了获取腾讯在推广活动中配套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之后通过互联网倒卖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目前3人,已被刑拘。网络截图@腾讯公司发2条微博回应此事。微博截图7月2日#腾讯中午的辣椒酱突然不香了##腾讯张军回应字节跳动副总裁吐槽#分别占据微博热搜第一、第二。截止7月2日14:00,#腾讯中午的辣椒酱突然不香了#阅读已达9.4亿。从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优讯,10余年专注舆情监测,可申请免费试用)数据看,自6月30日00:00至7月2日14:00,该事件话题相关数据近13万+。7月1日,事情反转后,数据达到监测期峰值。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舆情热度走势图网友评论微博截图舆情小评一则民事裁定书,把久未露面的“国民女神老干妈”带入了大众的视野。由于事件经过太过荒诞,涉及的两家公司又有很高的关注度,一度引起全网讨论。腾讯这么大公司,竟然被骗子耍得团团转。同时,在没和老干妈官方核实,就直接请求法院去申请财产保全,这样的操作着实有些匪夷所思。这让腾讯的形象大打折扣。为化解危机,腾讯迅速在B站通过官方账号发声,用调侃和可怜的语气表示“今天中午的辣椒酱突然就不香了”。这条B站动态很快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不少其他品牌的B站官方账号都在下面“借势卖萌”,截止7月2日3时左右,评论高达91.9万条,点赞15万,是腾讯所有B站动态里互动最多的。成功将事件焦点从乌龙合作背后的疑点,转移到了“企鹅(指腾讯)这个又惨又好笑的憨憨”上。很快,在7月1日晚又发布了一条B站视频,名为《我就是那个吃了假辣椒酱的憨憨企鹅》。从部分网友评论看,腾讯这次公关算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仅做到了迅速回应,也将品牌形象人格化——从强势的科技大公司,变成了一个傻白甜弱者,刷了一波同情,但随着此后腾讯各系产品在社交媒体中的不断“卖惨”和“卖萌”,也开始有人质疑品牌在转移视线。
危机公关
腾讯
老干妈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河北省三河市强换商户招牌事件舆情启示
“炫富”扣分?券商如何完善声誉管理机制:从新规看长期发展路径
“3·15”蜜雪冰城:舆论场割裂之谜
海底捞“锅底小便”事件舆情分析
重庆燃气收费异常屡禁不止舆情分析
“红”动全球:外国网民涌入小红书现象的舆情洞察与多维应对
“良品铺子被举报”事件舆情分析
储户40多万存款“消失”舆情分析
昆明学校食堂“臭肉风波”舆情剖析
2024年中秋国庆“双节”舆情风险提示报告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舆情速递
《黑神话·悟空》背后的舆情学:企业如何借鉴?
不让竞技体育来之不易的勋章蒙灰:体坛饭圈文化侵袭事件舆情分析
法官遇害背后的舆情观察
象牙塔下的阴影:透视高校性骚扰舆情风暴
你可能还关注:
社会热点舆情
网络舆情热点
舆情监测
全网络舆情简报
网络舆情
舆情监控
社会热点
网络热点
网络舆情监测
企业舆情
舆情分析
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应对
社会热点分析
校园舆情
舆情简报
舆情深度剖析
热点舆情分析
舆情处置
教育舆情
微信客服
点击咨询
移动APP-优讯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