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用
登 录
400 008 9039
首 页
产品与服务
监测平台
专业人工服务
移动APP
核心优势
数据全-响应快
高智能-信息准
用户多-口碑好
自主先进技术
优质合作伙伴
经典案例
政务类
企业类
舆情报告
舆情-深度剖析
行业-舆情百科
社会-热点全览
关于优讯
优讯简介
优讯新闻
联系我们
舆情报告
多维度全视角舆情分析报告,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助力领导科学决策
免费试用
汇总阅读:
"
家暴
"相关文章都在这儿了
家暴事件集中曝光引热议,舆论解读如此“反暴”才有效!
2019-11-29
3893
导读 近期,美妆博主宇芽发布其“被家暴”视频、娱乐明星蒋劲夫女友发文控诉其家暴,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部分公众人物、媒体纷纷参与其中,持续探讨当前环境背景下如何构建更完善的家庭暴力治理格局。 事件背景 11月25日 第20个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美妆博主宇芽在微博发布视频,称自己被前男友家暴,博主联合了前男友的两任前妻,吐露了其家暴过程。视频公开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当晚,明星姚晨、马伊琍转发微博,并呼吁被害者要坚决对家暴说“不”。 11月26日上午 重庆妇联官方微博对该事进行通报,称已主动联系博主,并将协同相关部门,为当事人提供帮助服务。随后,江北分局@平安江北公开发声,表示已依法开展调查处理。 11月26日晚间 曾有暴史的蒋劲夫被外籍女友朱莉塔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控家暴,这距离他上次因家暴日籍前女友中浦悠花不到一年时间。消息发出后,蒋劲夫“知错能改”的道德形象开始“坍塌”,舆论称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为此,明星胡歌、俞灏明等不少明星也因去年为蒋劲夫站队再度陷入舆论风波。 11月27日 新京报对蒋劲夫一事展开追踪报道,称蒋劲夫发律师函否认家暴,要求外籍前女友公开道歉。11月28日,人民日报发文通报“宇芽事件”进展,施害者(陈某)被行政拘留20日,宇芽(何某)也已获得人身安全保护令。 截至目前,微博话题#30%中国已婚妇女曾遭家暴#、#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家暴的四种形式#阅读量累计达到6亿+,讨论近10万条。此外,话题#蒋劲夫 道歉微博#阅读量4.3亿 ,讨论7.6万。 舆情梳理 “两石激起万层浪”,两天内多个公众人物被家暴事件陆续曝光,“家庭暴力”这一公众议题再次进入全民视野,甚至是全球范畴。央视新闻、中国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网等众多媒体及社会各界持续探讨,共话“如何反家暴”。 媒体解读:对家暴行为的社会认知亟需全面提升 人民日报《反对家暴需要更多人勇敢站出来》: 在反对家庭暴力问题上,整体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前方依然道阻且长。不少地方仍然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务事”,救济渠道不通畅,造成 “沉默的大多数”。如何让施暴者得到应有惩戒?打破沉默不能单靠舆论撑腰,更要在完善制度、严格执行上下功夫,才能让每一个站出来的人有安全,也更有勇气和底气。 南方都市报《蒋劲夫事件显示对家暴严重性的社会认知亟须提升》: 宇芽事件后,舆论都在鼓励被家暴者打破沉默,有没有想过不改变纵容家暴的舆论环境和公众认知,打破沉默之后他们遭遇的,可能是曝光后私生活污点被无限放大被泼脏水的二次伤害,可能是报警后执法者“忍一忍”的劝和不劝分,可能是起诉离婚后法官的“再给他一次机会”,甚至还有围观者“为什么不早点离开他”的责难……对受害者苛刻,对施暴者宽容,对家暴的定性和严重性认知不清,等于将打破沉默从火坑里爬出来的受害者一把推下去。建立对家暴零容忍的意识和舆论环境,和反家暴的强制手段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法律人士:现场普法,引导施害者运用法律途径自救 湖南金州律师邢鑫:在遭遇家暴时,要注意搜集、保全证据,拿起法律武器,对家暴坚决说不。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韩骁:虽然宇芽没有第一时间报警验伤,但有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及当天的医生诊断,是可以形成完整证据链并提请诉讼的。遭遇家暴应立即报警,配合警方取证调查,以免遭受更长期的持续暴力。 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王新亮:建议尽快增设“反家庭暴力罪”。有些家暴对受害者的肉体伤害难以界定,但长此以往,受害者心理和精神上造成极大压力。对于家暴行为设定相应等级,只要是符合条件、造成身心上的伤害,就可以入刑。 官方数据引网民集中讨论,反对家暴需多方给力 央视新闻报道,全国妇联数据显示,每7.4秒,就有1个中国女人被丈夫或父亲殴打;全国2.7亿个家庭中,已有30%的已婚妇女遭受到家暴;每年约有15万的女性自杀,而60%因为家暴等等,这些数据引发网民集中讨论。 受害者需自省,家暴要么零次要么无数次 @幸福泡沫DAYTOY:家暴一定不要忍,第一次被家暴就要学会保护自己,讨回公道,不然换来的就是蹬鼻子上脸。 @尧尧生日快乐-魔女:我室友的女同学,头一晚还哭着给她发视频说男朋友把自己打的脸都肿了,第二天我室友打电话过去问同他分手没有,女同学又说:昨晚他跟我道歉了,其实,他平常对我也挺好的…我和室友直接无语了。像这个女同学一样的姐妹们醒醒吧,对你挺好的还舍得打你?自己越犯贱男的越不知道珍惜你!!! 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扭转社会错误认知 @月半山风Frances:我觉得还是要在社会认识上改变,加强对于普通民众的宣传,改变相关的司法机关以及各个机构的固有意识。遭遇家暴,要怎么保留证据,向谁寻求帮助,怎么保护自己。 @Hehelyp:家暴在农村更多。农村妇女碍于情面很多都忍气吐声。希望政府多些家暴法律的宣传,落地到各基层。让更多人勇敢站起来。 仍需在法治层面高度重视家暴现象,惩罚措施不能流于形式 @宅宅啊火:归根到底难道不是法律的疏漏吗,就因为他们觉得家暴没罪不判刑才导致的悲剧啊 看新闻里有些人承受不了,心力交瘁最后自杀 法律助长了这些变态的气焰,人大代表开会的时候对这些暴力,精神心理各种犯罪感觉都没重视过,都提的都是些加工资的事。 @幸福泡沫DAYTOY:其实很多时候就算有些人报警了,但施暴者接受的惩罚不足以令他悔过,等事情一过,他会变本加厉!所以家暴真的是只有0次与无数次之分! 社会救助要落到实处,帮扶远不止于规劝 @落lo爱ve:希望国家出相关的政策或者正规组织来帮助被家暴的人远离家暴的人,而不是过去劝劝就算了,如果劝有用谁也不会去求助的,大多数都是绝望了才想去求助的。 @迷茫的阿慢:妇联的工作人员会告诉你,忍忍就过去了。 此外,还有不少网民表示官方数据有些保守,家暴行为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普遍。如网民@离柔啊:才30%吗?有好多农村妇女被家暴,妇联都不知道好吗?!比如我爸在我小时候打我妈好几年, 我们那边农村根本没有妇联,都是亲戚邻居劝和。我们那边好多农村妇女长期都在遭遇家暴。同时,官方数据公布后令部分年轻女性网民一片唏嘘,直言“单身求自保”。如@阿戳阿阿阿:这数据是真的吗...这么多女性遭到家暴吗?我又再次的恐婚了 终于知道为什么现在不愿意结婚的女性那么多了;@柯柯多多-:动不动就男拳出击,极端男的挑起性别对立,懂了,不婚不育,单身保平安。 舆情点评 事实上,家庭暴力在我国发生的概率确实可以称之为普遍,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农村,还有城市。近些年,众多娱乐明星遭受家暴的事件屡屡被曝。如2014年黄奕控告老公黄毅清家暴,2011年贾静雯被前夫殴打以离婚告终,还有引起舆论哗然的年轻女星白静因家暴离婚被丈夫刺杀。11月27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出台4周年,客观来说,从每一起案件引发的舆论关注,到法律的出台、社会救助机制的初步建立,都充分说明社会文明进步一直在持续。但是从近些年仍有数不胜数的家庭暴力发生,也意味着社会整体认知尚处于“被动”状态,习惯性选择沉默需要全面改一改。 十年影响力较大的家庭暴力事件 可看出,因家暴丧失生命的个案持续发生,对此,大量网民呼请对待施暴者应严加惩罚。 微博截图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就“蒋劲夫再曝家暴”一事发起网民投票“你觉得应该再给家暴那一方重新改过的机会吗?”。截至今日,数据显示,40.4万人参与投票,有38.4万人表示不应该,还有1.2万人表示应该。整体上,对家暴坚持零容忍的比例达到95%。但是,较昨日相比,选择给对方机会的人数比例也在缓慢上移。 纵观本次家暴话题能持续升级,不难发现其三方面原因:一是拥有几十万粉丝的宇芽是比较幸运的,知名度效应能迅速产生裂变式关注;二是视频中激烈的画面具有将强的冲击感,能瞬间激发舆论愤怒;三是借助“国际反暴日”有力时机,在给社会组织提供生鲜案例的同时,推动自身遭遇获得更多关注。但有媒体指出,对那些没有关注度、没有话语权,甚至是没有收入的家暴受害者来说,如何走出暴力阴影,摆脱施暴者的毒手,仍是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 长安剑评论称,只有进入法律层面,才能进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范畴,“第一时间报警”比“第一时间发帖”更重要。研判认为,解决家庭暴力,确实需要放在法治的制高点。但是,面对当前社会公众对待家暴仍存在“多种错误认知”的背景下,提升或者说唤醒被家暴群体对家暴行为的正确认知,通过持续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让更多受害者不再选择隐忍,寻求法律途径时能得到有效解决,才是以法治家暴的首要前提。 作者:优讯舆情分析师-曹晓静
家暴
舆情解读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河北省三河市强换商户招牌事件舆情启示
“炫富”扣分?券商如何完善声誉管理机制:从新规看长期发展路径
“3·15”蜜雪冰城:舆论场割裂之谜
海底捞“锅底小便”事件舆情分析
重庆燃气收费异常屡禁不止舆情分析
“红”动全球:外国网民涌入小红书现象的舆情洞察与多维应对
“良品铺子被举报”事件舆情分析
储户40多万存款“消失”舆情分析
昆明学校食堂“臭肉风波”舆情剖析
2024年中秋国庆“双节”舆情风险提示报告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舆情速递
《黑神话·悟空》背后的舆情学:企业如何借鉴?
不让竞技体育来之不易的勋章蒙灰:体坛饭圈文化侵袭事件舆情分析
法官遇害背后的舆情观察
象牙塔下的阴影:透视高校性骚扰舆情风暴
你可能还关注:
社会热点舆情
网络舆情热点
舆情监测
全网络舆情简报
网络舆情
舆情监控
社会热点
网络热点
网络舆情监测
企业舆情
舆情分析
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应对
社会热点分析
校园舆情
舆情简报
舆情深度剖析
舆情处置
热点舆情分析
教育舆情
微信客服
点击咨询
移动APP-优讯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