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热点关注:延迟退休,配套措施如何完善?

2021-04-14 | 优讯舆情 2129 网络舆情热点 舆情分析简报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作为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可能带来不同方面的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权威专家。“专家解读延迟退休配套措施如何完善”这一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拓展了劳动期限,也有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健康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延迟退休对延续“人口红利”也有很大益处。对于劳动力市场来说,延迟退休意味着将增加数以千万计的劳动力,“招工难、用工荒”等问题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延迟退休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丰富的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其中蕴藏的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老年专业技能型人才。


专家解读延迟退休配套措施如何完善?


针对延迟退休,完善配套措施内容,专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小步调整原则,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且大龄劳动者与青年人就业岗位替代性不强,不会挤压后者就业机会;二是加大对大龄失业人员保障力度,大龄劳动者有深厚的经验技术积累,提高大龄劳动者参与率,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年长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三是延迟退休后,大龄劳动者存在无法回归家庭帮助子女带孩子情况,应同步完善育婴托幼政策,促进家政服务业更加规范,入托更加方便,切实解决后顾之忧。专家解读延迟退休政策后,便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央视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北青网等主流媒体以及搜狐、网易、腾讯等网络媒体对此进行转发报道。


媒体关注“延迟退休”政策


中国经济网发表题为“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协同推进”的文章。文中指出:退休年龄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与之相关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非常多,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一方面,过去的一些与退休年龄相关的政策,要随着延迟退休进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延迟退休改革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


新京报发表题为“延迟退休‘弹性实施’,符合社会期待”的文章。文中指出:延迟退休不可能“一刀切”,而要在相关方案和适用范围上,尽可能进行弹性化、差别化调整。弹性实施,是延迟退休改革最重要的特征。弹性,意味着公民将有自主选择空间,体现出对于个体意愿和权利的尊重。此外,对于一些上有“老”或下有“小”的人而言,延迟退休的实施如过于刚性,则不能达到“齐步走”的效果。弹性实施,无疑有利于真正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减少对于民众工作和生活的不利影响


网民评论呈现多元化


延迟退休是否可行,对此,网民纷纷发表评论。



@珠玉信为美: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要稳步一点点推进,做好其他方面的保障,早日落实

@东海林晴树:科学有依据,支持延迟退休

@不是铁憨憨:毕竟国家也有人口老龄化和财政养老这些问题要解决,延迟退休也是为了适应国情

@Alisr.小妖:我认为延迟退休是个非常错误的做法,延迟退休的根本原因不是缺乏劳动力,而是为了延迟支付退休金。

@乡下老白菜:延迟退休对劳动者都是巨大的挑战,人老退休、颐养天年,因为延迟退休不得不继续工作,太难了


舆情小结


“专家解读延迟退休配套措施如何完善”这一话题,直接登上微博热搜,截止到4月12日,微博话题阅读量达4496.7万,讨论量1185。其中@人民网关注度最高评论710转发696,网友评论多元化,也让舆情进一步升温。



微博截图



微博截图


“延迟退休”是大家一直非常关注的话题,随着“十四五规划”中提及“渐进式延迟退休”,再次引起大家关注。甚至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早晚都会落地执行。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延迟退休呢?一是养老金的支付面临巨大压力;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虽然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一直都未公布,但实际上,有关部门一直都在积极地研讨相关方案,有关部门明确表示,要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其中,“弹性实施”是考虑到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赋予大家能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切实的情况,选择“提前退休”,这更加符合社会公众期待,延迟退休政策也可以积极稳妥推进。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