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三中全会舆情速递

2024-07-22 | 优讯舆情 880 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热点 网络舆情 舆情简报 舆情应对 舆情分析 舆情处置 舆情监控 政府舆情 热点舆情分析

​​中共中央7月19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篇文章中选取舆论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提供部分风险提示与建议供您参考。

一、热点话题

1. 政治话题

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布会介绍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该《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分为总论、分论和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三大板块,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强调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决定》专门用1个部分来部署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其中强调,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

决定强调切实为基层减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定》强调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

2. 经济话题

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决定》明确了三方面关键改革举措: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等。二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三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包括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制度。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决定》特别提出,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

《决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强农惠农富农,《决定》提出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决定》提出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扩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的程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研究与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支持有能力民企牵头国家重大技术攻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强调要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3. 教育话题

我国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介绍,将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着力强化高校有目标有组织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聚焦优势突破方向,打造一批一流学科标杆,在重大任务完成中提升学科建设能力。

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5亿。

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上,突出学生为本,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审美能力和劳动习惯,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外媒热议三中全会

国际在线专稿: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公报吸引了全球目光。多家外媒聚焦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展望中国各领域发展前景。有外媒称,中国式现代化独具特色,不搞殖民或霸权,而是充分弘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了“独一无二”的发展道路。

芬兰《赫尔辛基时报》7月17日报道称,三中全会是中国政治日历上的重要事件,中共领导集体齐聚一堂,讨论并审议重大战略决策。会议对中国国家治理至关重要,议程通常包括商讨经济政策、社会改革和其他关键议题。报道指出,中国是芬兰重要的贸易伙伴,尽管面临外部压力,芬兰政府依旧采取务实态度寻求扩大芬中合作,推动两国关系积极向前迈进。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吸引了全球关注,许多全球南方国家期待中国采取有力的改革措施,在国际局势紧张加剧的背景下开辟新的发展机遇。

俄罗斯《莫斯科每日新闻》7月18日刊发评论文章称,三中全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意义重大,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围绕中国当前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分析了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议题方向。俄罗斯资讯网站“iView”17日发布的报道同样指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为中国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具有划时代意义。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7月16日报道称,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中国已使8亿人口摆脱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总量的四分之三,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两大特色。报道援引专家观点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将本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视为宝藏,结合传统推进现代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是“独一无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报道以苏州为例具体展示中国高质量发展成果。报道称,几个世纪以来,苏州是中国丝绸的主要产地之一,而如今主打高新产业的苏州工业园坐落于此,一个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小镇成功转型为一座高科技中心。苏州的现代化发展体现出政府在城市规划、创新发展和打造高端产业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喀麦隆“Autu Cameroun”网站7月15日报道指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为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谋篇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形成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会议讨论的目标与重点之一。

三、风险提示与建议

风险提示:

1. 经济政策解读差异问题:公众对经济政策的解读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对政策效果的预期不一致,可能引发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质疑和不满。

2. 改革措施的接受度问题:重大改革措施可能会触及不同群体的利益,若是沟通和解释工作不到位,可能会引起部分群体的抵触和反对情绪。

3. 社会稳定问题:会议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风险防范措施执行不到位,存在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风险。

4. 意识形态风险问题:重点关注涉意识形态的敏感信息,酌情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确保社会思想稳定。

建议:

1. 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确保政策解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非常重要。相关部门需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权威解读,避免信息不对称或误解导致的舆论波动。媒体和专家也应以准确、全面的方式解读政策,减少因误读而产生的社会不满情绪。

2. 提高政策透明度: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透明度是建立公众信任的重要途径。相关部门应及时公开重要信息,包括政策背景、决策过程和实施效果,以减少不实信息和谣言的传播空间,增强公众对相关部门的信任和支持。

3. 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工作:在改革措施实施前,相关部门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完善相关机制。

4. 视情开展网络舆论的监控和引导工作:网络舆论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引导负面舆情,防止其扩散和发酵。同时,应鼓励网络媒体和网民传播正能量,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5. 国际舆论的影响需关注:国际舆论对中国政策的解读和反应对舆论场动向具有影响力。相关部门应持续关注国际舆论的最新动态。

6. 对敏感话题的处理需谨慎:对于可能引发争议的敏感话题,相关部门需要谨慎处理。应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科学评估风险等方式,制定妥善的应对策略。在发布相关信息时,应注重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适度性,避免出现社会分裂和对立情绪。

7. 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是应对各种挑战的重要保障。相关部门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以减少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冲击。

8. 社会预期管理:合理引导和管理公众对经济、社会改革的预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相关部门应通过公开透明的沟通机制,向公众传达真实情况,避免因过高或不切实际的预期引发社会不满情绪。

9. 做好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协调工作:改革可能会触及不同群体的利益,因此需妥善处理和协调各方利益。相关部门应建立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广大民众,同时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避免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

10. 相关部门需提高人员内部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升队伍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