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砸招牌?300多年老店北京同仁堂蜂蜜生产商被曝回收过期蜂蜜
2018-12-17 | 优讯舆情 1669 企业舆情 舆情监测 舆情热点分析导读
2018年12月15日晚,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节目曝光北京同仁堂蜂蜜生产商盐城金蜂回收过期蜂蜜。
微博截图
被举报的企业名称为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盐城市滨海县,是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12月12日,在一间封闭的车间里,记者发现多名工人将已经撕掉标签的过期或者临近过期的蜂蜜,倒进大桶里进行回收。在回收完毕后,这些大桶都被送入了生产厂家的原料库。
同仁堂发布致歉声明称相关产品已全部封存。
同时表示盐城金蜂是同仁堂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的受托加工生产单位,委托生产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和失察责任,同仁堂蜂业已通知盐城金蜂,暂停其受托加工生产活动,对所涉物料全部进行封存,并将全力配合上级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开展调查。
网络截图
从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优讯,10余年专注舆情监测,可申请免费试用)数据可看出,2018年12月15日晚,北京同仁堂过期蜂蜜回收事件爆出后,即引起大家关注,16日舆情迅速升温。微博依然是舆情发酵的主要平台,相关新闻量占全部新闻数据的78.34%。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舆情走势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媒体分布
从关键词云看,大众除对北京同仁堂用回收过期蜂蜜感到愤怒外,也有其作为百年老字号,却做自毁品牌事情的失望。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关键词云
微博截图
北京同仁堂,一个在中国有34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被爆回收过期蜂蜜,舆情一下哗然,这是大众对百年老字号品牌的失望。这次出事的同仁堂蜂蜜,虽然是“代工企业”盐城金蜂,但贴了同仁堂的商标,消费者看重的实际上是同仁堂的质量和品牌。代工企业出的任何问题,同仁堂都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任何企业而言,一次质量事故,就是一次信任危机。这警示相关企业必须重视质量与品牌,重视食品、药品领域的全流程监管。同仁堂门前有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对同仁堂来说,必须切实从过期蜂蜜事件中汲取教训,把好全流程质量关,真正把消费者利益摆在首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同时,我们常说“企业要有道德血液”,但企业道德的血液,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严格执法才能促使企业遵纪守法。对此,有关部门必须一查到底,严惩违规企业,堵塞监管漏洞。只有严格监管才能倒逼诚信经营,打造出更多“百年老店”。
信息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