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舆情盘点:2021年教育类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汇总分析

2022-01-21 | 优讯舆情 12418 教育舆情 校园舆情 社会热点舆情 舆情盘点 校园食品安全

回顾2021年,教育舆情网络热点话题及事件,我国教育舆情呈现出若干热点领域。涉及幼儿园孩童、中学生群体的舆情热度较高,如“河南平顶山一9岁男孩被体罚致头皮骨分离”“红黄蓝幼儿园幼师发男童闻脚图”“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等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舆论对体罚虐待、师德建设、校园欺凌、教育安全、考试作弊、就业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以下是优讯整理的2021年教育类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汇总分析,供您参考。


01
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是否该取消?


舆情概述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委员建议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这一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舆情简析

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到底该不该取消?支持者认为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学外语,不是主科也许孩子更有兴趣,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扼杀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所以,不用逼着孩子学,孩子反而可能会从生活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其次,英语作为主科学习的弊端在于,成绩压力难以让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回归到语言学习的科学道路上来。反对者认为学科格局不能贸然改变,英语作为主科学习的地位不应撼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项“未来工程”,而更深更广的全球交流,是世界发展大势;其次,学习成本可能转嫁给家庭,如果英语退出主科地位,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学生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从而变相增加了外语学习的时间及费用。所以,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是适合新时代、新形势的英语“因材施教”方案,而不仅仅是外语退出主科的问题。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到底该不该取消?



02
红黄蓝一幼师晒男童闻脚照


舆情概述

4月12日,有微博网友爆料称,一男子在朋友圈发布了三张男童闻成人脚掌的照片,引发网民关注。经了解,该男子是江西瑞金红黄蓝幼儿园的一名幼师。目前,该教师已停职接受调查。对此,当事男孩的母亲红黄蓝受害幼儿家属也进行了回应。但舆论争议仍然存在。


舆情简析

众所周知,红黄蓝幼儿园出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17年,老师虐待学生引发众怒。2019年,被曝出外教猥亵女童。如今,又有男童闻臭脚事件,多次负面风波不禁令人担忧。这样的恶性事件是否一直在发生?如果园方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惩处,是不是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幼儿园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如果幼师师德有问题,而且问题暴露比较缓慢隐蔽,那孩子将成为被欺凌侮辱的对象,家长更是难以真正放心。所以不难看出来,问题出在管理体系和幼儿园老师的素质上。因此,幼儿园并不单单只是道歉这么简单,还要把内部监管措施落实到位,相关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同时,继续强化教师行为规范和师风师德建设,对家长、孩子以及自己都要负起相关责任。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一幼师晒男童闻脚照,红黄蓝又上热搜



03
安徽一中学要求学生花近六千元买平板电脑


舆情概述

4月底,安徽蚌埠有家长反映五河县育英中学让每个学生花5800元买平板电脑,称用于布置作业和个人学习。经核查,家长反映情况属实。目前,当地政府回应已责令育英中学立即停止违规收取学生平板电脑费用行为,清退全部已收费用,限期解聘校长。


舆情简析

近年来“学校要求学生买平板电脑”之类的事件已多次曝光。一是设备厂商“开拓市场”,二是校方滥用自身自主管理权,要求学生必须购买平板,从而引起家长异议。关于此类现象,其实教育部门早就发文整治,明确“不得用手机、平板布置作业”,“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但是这些防范举措远远不够,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察力度,严厉打击拿着学习的幌子大量敛财的行为,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从根本上杜绝“买卖”进入校园。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安徽一中学要求学生花近六千元买平板电脑”舆情分析简报 官方:责令退费



04
北京高校学生不许校外租房事件


舆情概述

5月初,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出,高校应加强对校外住宿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该通知一出便引起热议。


舆情简析

关于“高校在校生不让在校外租房居住”这一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教育部早在2007年就有相关规定的,也是明确了不允许大学生在校外租房,但由于实际操作上的难度,几乎没有办法执行下去。2014年,海南省教育厅印发的通知要求,为加强高校学生校外租房住宿管理,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解决住宿问题,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次通知发出后称处于试行阶段,这是更好的规范在校高校学生的安全问题而制定,最终的“自主权”在学校。所以,要想禁止大学生在校外住宿,需要配套很多的硬件和管理办法才行,要努力改善校内住宿环境,满足个性化需求,对考研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等。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北京高校学生不许校外租房”事件舆情分析简报



05
大学生“乃万事件”中不当言论被退学


舆情概述

沸沸扬扬的“乃万事件”仍在持续,据悉,一名西安财经大学的学生因在此事件中发表不当言论被校方退学。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在5月9日的通报中称,涉事学生李某某曾于2020年6月在网络发布不当视频被学校“留校察看”处分,但该生不思悔改,又于2021年5月7日上午通过微博账号对“乃万事件”中的患癌女网友进行人身攻击,学校对其严厉批评并责令其删除相关内容,随后对其作出退学处理。


舆情简析

“乃万事件”带来的网络“骂战”依然在持续,其产生的余波甚至影响到了教育领域,这才有了此次西安财经大学学生李某某被开除的事件。此次舆情事件,从学校的处置效果来看,西安财经大学在发现了本校学生在网上的不当言论后,结合其以往的表现和此次事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对其做出了开除的处分,总体来看舆情处置较为妥当,及时止住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也对学校其他学生的偏激思想倾向敲响了警钟,基本实现了舆情的“软着陆”。这一点,在媒体和网友的反馈中也得到了证明。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大学生“乃万事件”中不当言论被退学舆情分析简报



06
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事件


舆情概述

2021年5月9日晚,成都49中高二学生林某某在校内坠亡,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根据成都成华警方的有关通报,小林系高坠死亡,排除刑事案件。5月13日,根据警方提供的学校监控设备拍摄到的内容以及通报信息,视频还原小林走出教室后,到坠亡之间的活动轨迹。


舆情简析

在任何一起舆情事件中,舆论对事实真相的追问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官方通报是否还原事实、通报内容有无说服力,直接影响公众对官方处置的满意度评价。在此类事件中,官方通报应该及时公布信息、回应舆论关切、在与民间声音的对话交流中逐步疏解情绪,排除谣言,还原真相。防止引发更多猜测和谣传,让舆情进一步发酵。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07
河南平顶山“9岁男孩被体罚致头皮骨分离”


舆情概述

5月上旬,有关河南平顶山“9岁男孩被体罚致头皮骨分离”的事件在网上引发舆论热议。据报道,2021年3月5日,在平顶山某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上,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因为“讲小话”被授课教师揪着头发,从最后一排座位拖拽到了讲台上罚站。事后该学生头部异常肿胀,被查出头皮头骨分离。根据出具的鉴定意见通知书显示,男孩的损伤程度已构成轻伤二级。目前,该教师常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舆情简析

9岁男童被老师大力揪头发,之后被检查出头皮骨分离。此事引起社会极大反响。但事发后学校并未第一时间对涉事老师停课,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事系老师个人行为导致的”,更拿出了一份附加种种免责条款的协议书。这种“甩锅推责”“大事化小”的做法,引发了媒体和网民的热议。面对质疑,学校始终没有正面发声,拒绝对疑问做出解释,也引发更多猜测,让舆情进一步发酵。大多数网友评论认为学校对体罚学生不够重视,对教师的管理不够严格,对造成的严重后果态度淡漠。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河南平顶山“9岁男孩被体罚致头皮骨分离”事件舆情分析



08
大连一幼儿园虐童


舆情概述

5月上旬,大连一幼儿园多名儿童身上出现“针眼”的新闻被多数媒体关注。经家长询问孩子得知,这是老师用牙签扎的。平时表现不好、中午不睡觉的都会受到老师惩罚,不仅会被打屁股,还会被扎。事发以后,涉事教师被刑拘,网友对此议论纷纷。


舆情简析

针扎、虐待幼儿的事件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是每次发生都伴随着各种质疑,这值得我们反思。目前警方已对涉事教师进行了刑拘,但是对于幼儿园来说,此次舆论的风波似乎并未结束。从网上的舆论反馈来看,大多数网友认为幼儿园应该承担管理责任。正是由于园方管理的失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导致了老师的胡作非为。因此,从舆情的处置效果来看,园方的应对并不理想,并没有消除网友和家长的质疑。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幼儿园虐童事件再现 ,类似事情为何屡禁不止?


09
湖北一高考生考试作弊


舆情概述

6月7日,有网民爆料称,在数学考场上有考生疑似将2021年全国新高考一卷数学卷拍照上传至小猿搜题APP上,被小猿搜题APP工作人员发现后截图举报。6月8日,小猿搜题、湖北教育考试院、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等多方作出回应,并于中午12时左右舆情到达传播高峰


舆情简析

近年来,对高考替考、顶替他人高考成绩冒名上大学、复读生高考冒充应届生身份、考题泄密、考试作弊等各类高考舞弊行为,公众的反应越来越强烈,人们更加渴望高考公平带来的教育公平


高考作弊切实反映了高考考场监督所存在的漏洞,暴露出上级监管巡视、老师安检监考、屏蔽设施、监控等从上到下,从人才到硬件设施所存在的问题。今年高考作弊事件发生后,官方的回应和处置及时迅速,之后相关部门也加强了高考期间的检查工作,但猜测和质疑声音并未消退,讨论量居高不下。“手机如何带进考场”、“手机如何联网”、“为何没人发现”、“是否有其他考生作弊未被发现”等提出的所有疑问,需要当地相关部门一一回答,消除考生和家长的猜忌。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湖北一高考生考试作弊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10
江西专升本作弊事


舆情概述

6月5日晚,网上出现江西省2021年专升本考试统考科目疑似“泄题”和江西工程学院考点考试期间厕所门板上有答案等反映。


舆情简析

前湖北高考作弊事件还未完全挥发干净,后又曝出江西专升本作弊事件,考试公平再次受到质疑。与湖北高考作弊事件不同的是,作为学生第二高考的专升本考试,是一次监考老师与教育机构联合的大规模作弊事件,事件性质极其恶劣,冲击着公众对教师职业、培训机构、考试公平等的认知。光明时评中说道,“高考生带手机进考场搜题”测出了高考防作弊网络的局部失灵,那江西此次事件测出的,则是涉事考点防线的系统性失守。公众呼吁堵住监管漏洞,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强监管,严厉查处各种违规行为。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江西专升本作弊事件”舆情分析专报



11
教育部答复课后学生服务问题


舆情概述

6月,教育部印发通知,遴选确定首批23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并梳理汇总了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通知明确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


舆情简析

教育部发文保证课后服务时间以后,中小学开展的课后服务也可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尤其是上班族,家中没有老人接送孩子的这下可以省时省钱了。有时候老师会讲些试卷和复习一下知识点,孩子回家就不用做作业了,也避免了有些题家长辅导不了的尴尬。但有也家长反映,一些辅导班为了让孩子们早点完成作业,直接给说答案,有的更是把写的快的同学作业拿给写的慢的抄,让人十分担心孩子的学习内容。课后服务的时间和形式不能一刀切,各地学校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安排。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下班没时间接孩子?教育部答复来了



12
北京启动暑假托管服务


舆情概述

7月2日,北京市教委微信公众号发布《北京市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将于近日启动》的消息,引发全网关注。内容表示,暑假期间,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各区教委本着公益、志愿的原则组织暑期托管服务,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计划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确定托管服务承办学校,学生以就近的原则参加托管服务。


舆情简析

相较于上海、武汉等其他地区,北京首次明确学校为暑期托管服务的主要承接单位。学校作为基础设施配套最完善的空间载体,能够为家长、学生提供最方便、安全的托管环境,这也是北京出台此次政策的初衷。此外,北京托管政策中强调自愿原则,明确托管服务的公益色彩,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适度收取费用,已在最大限度的保障公平性和安全性,解答了公众对“会不会成为补课班”“会不会收费贵”的疑虑。但与此同时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教师权益保障、暑期托班的延续性等问题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开设暑期托管班这样的“便民服务”,无疑为很多家长带来了福音,但是与之而来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样不容忽略,仍需政策执行者听取多方声音,将政策更好地落实。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北京将启动暑假托管服务”舆情分析专报



13
高校副教授跳槽到中学引热议


舆情概述

7月,有关高校副教授跳槽中学当老师的新闻引起热议。事件起源于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公布的一份中小学教师拟录用人员名单。网友发现,在这份名单当中,其中一人因为拥有副教授头衔而受到关注。经查询发现,此人正是河北大学副教授赖老师。


舆情简析

整体舆论环境的支持,为以后更多高校教师下沉基层,投身基础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也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提速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我们也期待着这些高校教授能为我国基础教育带来一些变化,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人身价值。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高校副教授跳槽到中学引热议,大材小用还是?



14
大学生付费实习


舆情概述

7月12日,《中国青年报》刊文“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还是‘捷径’”,引发舆论关注。新浪微博方面形成话题#大学生付费实习是天坑还是捷径#登上热搜,网民对此展开热议。截止7月20日16时,话题#大学生付费实习是天坑还是捷径#阅读量1.8亿,讨论量近8000条


舆情简析

伴随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最近“付费实习”、“天价实习”相关新闻引发舆论关注,有些大学生为了亮眼的实习经历不惜花费高额费用花钱买实习机会。其实“付费实习”现象已出现多年,对于求职意向集中在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毕业生而言,丰富而对口的实习经历,更是已然成为某种刚性需求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实习岗位明码标价,大学生付费实习是天坑还是捷径?



15
北京、河南试点取消教师寒暑假消息为不实消息


舆情概述

随着北京、河南教育部门暑期托管政策的发布,暑期托管班可能会挤占老师假期休息一时引发网络热议。关于“北京、河南试点取消教师寒暑假”的消息也在网上流传。恰逢暑假开启之际,消息引发老师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在微博形成了#教育部辟谣取消教师寒暑假##北京河南试点取消教师寒暑假?假的##官方辟谣北京河南取消教师寒暑假#等多个话题。


舆情简析

后官方辟谣北京、河南试点取消教师寒暑假消息,但经梳理发现媒体舆论场多为发布辟谣信息,对暑期托管政策的声音较为一致,民间舆论场对此项政策的态度呈现明显两极化作为家长的一方持明确支持态度,主要倡导行业公平、学校资源浪费、孩子暑期无人管等问题;还有一方持明确反对态度,多为教师群体,主要为教师薪资低、工作压力大等。还有该政策是作为三胎政策、学区房政策、校外辅导培训政策等的配套政策的猜测。该项政策官方辟谣和“自愿原则”也受到质疑。综上,暑假托管政策的发布本质上是教育体制的改革,应时刻注意政策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群众声音,加强监督,避免流于形式。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北京、河南试点取消教师寒暑假消息不实”舆情分析报告



16
安徽教师有偿补课被查


舆情概述

“双减”政策之下,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政策部署和落实,然而,在安徽黄山,一位教师在自家别墅私自补课的消息被媒体突然报道出来,该新闻犹如一声晴天霹雳,轰然炸响在这个宁静的暑假。一时之间,有关教师有偿补课的话题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微博之上随即形成热点话题#安徽一教师在别墅补课被现场查处#截止7月29日16时(下同),阅读1.1亿,讨论1.1万)、#黄山一教师涉嫌在别墅有偿补课被查#阅读6581.2万,讨论3891)。


舆情简析

一起教师有偿补课事件,竟能在短时间内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引起网民的激烈争论,究其原因,无疑是触碰到了当前教育领域最令公众敏感的减负问题。尤其是今年国家“双减”政策落地,在教育改革高压的背景之下,该教师竟无视法令,私自为学生补课,如此一来,有关部门当然要予以严查。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安徽教师有偿补课被查事件舆论风波



17
“夏令营”里多名孩子遭暴力殴打


舆情概述

8月15日,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报道了河北石家庄市元氏县一家旅游公司举办的军事“夏令营”教员暴打3名未成年人导致孩子们不同程度受伤一事,引发舆论关注。“夏令营”刚刚开始时,一位家长手机上收到了孩子的被打图片,家长看到后赶紧去“夏令营”找回孩子。同时发现还有其他孩子被打,并且孩子们写纸条传递给这位家长 ,希望父母把自己接回去。其中三名孩子被接出以后,被司法鉴定为轻微伤。多位家长称,至少有3名孩子在“夏令营”里遭到负责人的暴力殴打。目前,打人的“夏令营”校长全某某已被行政拘留15天


舆情简析

不得不说,近年来,由于部分家长的需求及社会坏境的影响,导致夏令营市场一度火爆。夏令营形势大好,可它背后仍旧存在一些乱象如:机构胡乱收费、学生存在安全隐患、无办学资质、合同霸王条款……。目前夏令营市场的准入门槛低,监管空白等也是导致这些市场乱象愈演愈烈的原因。


因此,要想管好“夏令营”,行业监管显得尤为重要。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督和引导,规范夏令营市场秩序;严格资格审查,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消费维权意识。从而让家长们在鱼龙混杂的夏令营机构中更好地作出选择,及时“避雷”。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夏令营’里多名孩子遭暴力殴打,写纸条求救!”事件舆情分析专报



18
吉林大学新宿舍疑甲醛超标


舆情概述

8月17日,吉林大学新装修宿舍被学生质疑甲醛超标而拒绝搬入引发网络热议。学校给出的甲醛检测结果无法让学生信服,学生称多方反映无果,仍被强制要求搬宿舍。高校安全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舆情简析

近年来,房子甲醛超标导致多起恶性事件发生,而在这个事件里,吉林大学作为“985”“211”的重点高校俨然成为国内高校宿舍甲醛超标问题的典型,一被曝出迅速引发舆论关注。但此次事件主要在微博这一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媒体官微对此事进行转载报道,在校生及本学校毕业学生成为讨论主体,但未发现有电视、报刊等参与报道,传播渠道较为单一,整体可控。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件中,吉林大学回应不够及时谨慎,处理方式简单粗暴,致使舆情热度始终维持高位,居高不下。高校舆情应对有待加强。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吉林大学新宿舍疑甲醛超标”事件舆情分析专报



19
19岁职校生到工厂实习致残


舆情概述

9月3日,刚满19岁的湖南临武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男生小鹏称:今年1月,学校“强制”要求他到工厂实习,底薪1300元,一天干活11个小时。“早7点半到晚8点,每天约有1小时吃饭,超时会被骂”。上工时他的手被卷入机器致残,其后续治疗和赔偿费用遭工厂和学校互相推诿。据悉,小鹏的实习单位是久森新能源公司,他在电池生产线负责操作机器,压制生产材料。学校里学计算机的、电子技术的都会被送到这家公司实习。该消息引发舆论场关注。舆论焦点集中在职校乱象。


舆情简析

近年来,有很多职校生在面对实习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而他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无论是何专业,一般均需要上工厂流水线实习。近日,就有媒体报道,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强迫学生到指定工厂实习,否则不给发毕业证。多所职业院校出现强制学生实习的现象,从根源上反映了这些院校产教融合两张皮的问题。


“湖南临武县职中学生称被强制要求到工厂实习致残”一事,舆论聚焦职中乱象,学校、企业黑色利益链曝光,还有网民把此乱象与双减政策、中考分流政策联系在一起,呼吁政策向普通家庭的孩子倾斜。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19岁职校生到工厂实习致残”舆情报告:两手指被截掉!一天干活11小时,底薪1300元……



20
河南封丘营养午餐致学生呕吐腹泻


舆情概述

11月25日,河南封丘县戚城中学校长哭诉送餐公司“换不动”引发关注。事件源于23日,这所中学的部分学生餐后出现集体呕吐腹泻的情况。据了解,为这所中学供餐的企业为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在封丘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午餐采购项目的招标中中标。这一项目要求投标人须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而这家公司持有的相关许可证发证日期为2021年11月15日。也是从当日起,开始给戚城中学配送午餐。


舆情简析

近年来,营养餐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频发,招标环节暗流涌动,孩子成为最终受害者。河南封丘营养午餐致学生呕吐腹泻事件之所以全网关注:一是“食品安全”与“校园”“校长”“教育局”“招标”连起来,本身就具有足够的话题性,瞬间引爆舆论二是当地教育部门危机意识淡薄,并未重视学生集体呕吐事件,反而放任涉事企业继续供餐,引发家长强烈反应,致使舆情积累、爆发。三是随着更多细节被曝光,舆情呈鼎沸之势,封丘县委有关负责人就“为何换不掉涉事配餐公司”给出“不能轻易换掉一个经过招投标程序选中的配餐公司”、封丘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就涉事企业“未批先餐”的情况给出“合情合理但不合法”的解释,给出的回应与事实前后矛盾,暴露出相关部门负责人舆情应对能力不足,引发次生舆情;四是对涉事企业如何投标中标,为何事发后才取得营业执照,签20年合同问题等媒体和网民的质疑相关部门始终未给出及时、正面回应,官商勾结、背后有人撑腰等猜测声音不断,舆情持续发酵。


点击查看该事件舆情简报全文河南封丘营养午餐致学生呕吐腹泻事件舆情分析专报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