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成都“宠物盲盒”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2021-05-11 | 优讯舆情 3472 企业舆情 网络舆情热点 舆情分析报告 宠物盲盒
一、事件概述


5月3日有网友爆料成都市区一快递点出现大批量宠物盲盒,许多小猫小狗在路边奄奄一息,该事引发网友热议,受到舆论持续关注。4日下午,中通快递四川省管理中心回应表示,正在核实调查成都府河路苑快递点相关事件,“如查实会对违规网点进行严厉处罚”。4日晚间,中通快递发布通报致歉,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涉事网点暂停业务,负责人停职。5日,成都市邮政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立案处理,将尽快通报情况。


二、网友观点


近期,有关“宠物盲盒”事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众多网友讨论,大多数网友持反对意见有网友表示动物也是一条生命,不是我们的玩具,要坚决抵制这种活体运输;有网友表示希望赶快施行动物保护法,相关部门要加大处理力度,保护小动物安全;还有网友认为买卖宠物盲盒是残忍的行为,必须严惩,让悲剧不再发生。


三、“宠物盲盒”事件后续结果


5月6日,针对宠物盲盒抽检结果公布:30只猫狗均携带细小病毒,已送治疗和隔离观察。7日,四川邮管局通报快递“宠物盲盒”调查情况:对涉嫌违法寄递的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并约谈中通快递四川区域总部,开展规范活体邮寄专项行动。8日,从成都市邮政管理局官方网站获悉,“宠物盲盒”有了处理结果:两家涉事企业分别被罚3万、5万。


从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新闻热点走势图看,7号开始,随着调查处理结果的公布,该事件舆情热点趋于平稳。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新闻热点走势图


四、媒体观点


近日,“快递公司收寄内件为活体猫狗的‘宠物盲盒’”一事受到媒体高度关注,由宠物盲盒交易带来的诸多问题也让人忧心


人民网发表评论“带血的宠物盲盒,该‘玩完’了!”,其中提到近年,商家利用具有“抽奖”色彩的盲盒,诱使想尝试新奇刺激的消费者“上头”。宠物盲盒买卖,绝不是“愿打愿挨”。从道德层面,生命应当被尊重,小动物也不例外。在盲盒交易的过程中,电商平台同样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允许有争议的宠物盲盒上架,无视活体动物不许快递运输的法规,电商平台在客观上纵容了乱象滋生。同时,将动物装入盲盒,是娱乐的异化,是对生命的戏弄。对于“出格”的宠物盲盒,更要拒绝。


@央视新闻发布评论称,用盲盒装动物,将一些人的快乐建立在动物痛苦甚至失去生命的基础上,是对人性的背离,也是娱乐的异化。相关法律禁止寄递活体动物,商家必须遵守,快递公司也不应明知故犯。遵从人性,尊重法律,人心不盲,就不会有如此恶劣、如此出格的盲盒。


每日经济新闻发文“莫让盲盒变灰色交易‘保护盒’”,指出此次“活体宠物盲盒”生意再次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宠物盲盒”变“宠物亡盒”,畸形市场现象大肆横行背后,正逐渐诞生一条灰色产业链。盲盒经济火热的当下,灰色交易似乎找到了“保护伞”,想要根除这种现象,一方面,电商平台应严格监管平台售卖商品,禁止违禁寄递物品上架;另一方面,快递公司更应严格遵守寄递规范,切实落实网点寄递安全检查,莫让盲盒成为灰色交易的“保护盒”。



此外,媒体评论指出,宠物盲盒除了给动物带来伤害,还可能带来卫生防疫隐患,涉嫌多项违法,要拒绝盲盒“出格”,人心不能盲!


五、舆情总结


近日,数百只猫狗被当“盲盒”售卖,该事件一经曝光,“宠物盲盒”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事件发生后,中通快递方面公开道歉,称经调查核实,这批活体动物是平台电商客户线上销售,中通快递成都荷花池网点违规揽收,并公布了整改措施。



作为一种时尚消费品,盲盒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宠物盲盒”或许更能激起一些人的好奇心。但这样买卖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部分商家和消费者对于生命的漠视以及监管盲区的存在。售卖“宠物盲盒”,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是漠视生命的行为。如此大规模地运输活体动物,不仅体现出错误的生命价值观,同样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活体动物寄递规范必须严格落实,不能让宠物盲盒成了商家牟利的监管盲区。此外,更有业内人士表示,不能任凭“宠物盲盒”成为监管“盲区”,国家层面要尽快架构起监管部门、网络平台、快递公司的责任与义务,制定出严厉的处罚机制,落实好实名、验视等重点环节责任,倒逼快递公司不敢轻易违规。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