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热点全览

11月11日全网络舆情简报:男孩矫正基地被虐28天致半残疾

2025-11-11 | 优讯舆情 230 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热点 社会热点 网络舆情 舆情监控 网络热点 社会热点舆情 全网络舆情简报

​​​​11月11日全网络舆情报告选取全网热点舆情事件,针对大家关注的热点新闻话题从全网关注值热度排序。根据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中心监测系统显示,截止到11月11日10:35,今日国内外主要互联网舆情快报数据如下:

1、男孩矫正基地被虐28天致半残疾

14岁双胞胎大武、小武于2023年6月21日、8月11日先后被送进基地,小武在28天里遭到“通宵罚站、跪举水盆、扇耳光、关小黑屋、殴打”等虐待,致“左髋部重伤二级,胸部轻伤一级,双下肢轻微伤”,至今仍半残疾。2024年9月至10月,向明胜及三名教官先后被刑拘。2025年,4人被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起诉。起诉书显示,除大武小武,另有6名青少年遭到扇耳光、戴手铐、关小黑屋铁笼子等虐待。2025年9月,本案在晋江市人民法院开庭,择日宣判。@红星新闻 发现,向明胜利用多年的教育培训、心理咨询生意,形成了一个“四维系”的矫正教育产业。

​转自:红星新闻

微博舆情热度:阅读量2010.1万 讨论量2682

2、内蒙古白菜哄抢谁该为这次免费买单

网上一句免费,农民辛苦白费。据媒体报道,近日,一条“白菜免费”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导致内蒙古赤峰一菜地承包者近200亩白菜被闻讯而来的人群“白采”,损失严重。现场有人携带麻袋,骑着电动车或开车来到菜地采摘白菜。
上百亩白菜被“白采”,近百万的损失,谁该为这次“免费”买单?首先要追究始作俑者,谁第一个发出“白菜免费”谣言的,应该承担责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给他人造成了损失,就应当赔偿。而那些直接参与“零元购”白菜的,也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令网友大跌眼镜的是,对此次白菜被“白采”推波助澜的,竟然有一家官方媒体。网友称,事情发生后,那家媒体删除了“白菜免费”那条视频,还关闭了评论,没有道歉,也没有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律师表示,没经过核实就发布“白菜免费”视频的网友和转发假消息的媒体责任重大,呼吁媒体承担责任。
媒体万一发布了错误的信息,应该有担当,主动承认错误,积极联系受害者,争取取得对方谅解,并采取尽可能的措施,改正错误,修复自己的形象和公信力,而不是逃避责任。

​​转自:大象评论

微博舆情热度:阅读量300.2万 讨论量150

3、国企负责人殴打举报女老板已被撤职

两年前,大皖新闻报道了山西女老板郭永红实名举报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寿阳县公司负责人张某平违纪违法,之后被张某平无故当众扇打头部一事。当时,寿阳县纪检部门工作人员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已收到郭永红的举报材料,“案件正在办理当中,初核的时间会长一些,因为是实名举报,案件办完报领导审批后会对当事人进行反馈。”
2025年11月10日,曾办理该案的寿阳县纪检部门工作人员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对张某平处以留党察看两年和政务撤职的处分,案件的办理结果此前已告知郭永红本人。

​​转自:大皖新闻

微博舆情热度:阅读量287.5万 讨论量285

4、官方回应罐车向河里排放不明液体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11月8日,有博主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有甘肃临夏网友向他反映,当天下午4时左右,临夏市折桥镇大夏河边有一辆罐车在向河里排污,污水水体呈粉色、紫色等异常的颜色,还有明显异味。11月9日,该博主再次发视频称,当地政府关注到此事后,多部门已连夜赶到现场展开调查。
11月10日,临夏市环保局信息平台发布情况通报称,11月8日19时许,某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有关“黄河上游一级支流大夏河边有车辆疑似排污”的视频。视频发出后,临夏市委市政府立即组织市生态环境、水务、公安等部门连夜到现场核实,并由生态环境部门立案调查,当晚对现场水质、车辆残留积水等取样检测。现初步查明,杨某某、杜某某(均为临洮县人)于11月8日驾驶号牌为川J6***2的私营专门运输鱼类车辆,到临夏市某渔场拉运鱼苗。由于该车前期运输过其它类别鱼类,为预防鱼类交叉感染,将高锰酸钾粉末倒入运输罐体进行清洗消毒,后将罐体约6方积水排入连通大夏河的退水渠道。根据对罐体残留水取样检测,参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向河渠排入水质为一般污水;对周边环境水质取样检测,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当事人向水体排放、倾倒废弃物,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规定,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正在按程序依法调查处理。
临夏市环保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 记者,当事人违规排污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但由于向河渠排入水质为一般污水,处罚结果更可能是行政罚款而非行政拘留,具体处罚决定待进一步核实后下发。(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

​​转自:极目新闻 

微博舆情热度:阅读量229.8万 讨论量134

5、好想来回应门店称3岁娃偷千元商品

11月7日,江苏苏州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家3岁孩子在“好想来零食乐园”拿了两块泡泡糖未付款,孩子母亲发现后及时送回并道歉,还按上一位顾客购买其他物品的60元金额赔付。让人意外的是,赔付后超市老板娘称,近期店内丢失的价值几千元的物品均为他家孩子所为。孩子父亲赶到现场后与店家展开争论,要求对方提供监控视频佐证该指控,并表示“拿出监控,10倍、100倍赔偿给你”。但店家始终未提供监控,还指责家长“抠字眼”,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记者致电好想来零食乐园官方热线,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司已关注到此事并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紧急处理。

​​转自:齐鲁晚报

微博舆情热度:阅读量212.8万 讨论量209

6、男生错付车费自杀案家属再发声

11月10日,19岁鹤壁男孩小郭在上海“错付车费索要无果”自杀一事有了新进展,其哥哥郭伟(化名)告诉@大河报 记者,当天他收到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书,小郭的父母起诉涉事司机王某一案,法院判决王某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返还多付的900元。#男生错付车费自杀案司机无罪#
法院经审理认定,2025年3月29日16时许,小郭乘坐司机王某驾驶的车辆到达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东镇某地,双方约定线下交易,车费110元。 16 时59分,小郭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向王某转账支付1010元。当天20时33分,小郭向王某微信转账留言称“你好我这边付多了,能不能给退回来”。3月31日,小郭为追讨多付车费至公安机关咨询求助。此后,小郭在苏州被发现身亡。
4月18日,小郭的亲属委托律师起诉王某,要求其返还多付的车费。上述判决书显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于2025年6月4日立案,于10月30日开庭审理。原告、被告到庭参加诉讼。在审理中,被告辩称,其未看到小郭的微信转账留言。
判决书显示,被告王某辩称,小郭下车前称手机快没电了,因后续可能无法使用手机支付,遂提出向其微信转账1010元用以“套现”,其在扣除车费后将现金900元交予小郭,但王某未提交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因此法院难以采信,而支持原告关于返还多付车费的主张。
郭伟11月10日向大河报记者表示,与“错付的900元”相比,他们更希望等来对方的道歉,“今年我们已往返上海多次,花费远超900元,我们的诉求仍然是希望司机道歉”。
11月10日晚,记者拨打司机王某的电话,未获回应。郭伟称,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对方返还的900元。(大河报豫视频 原创记者梁奇慧)

​​转自:大河报 

微博舆情热度:阅读量212.2万 讨论量1440

【声明】本账号每日发布的《全网络舆情简报》内容均来源于公开报道,旨在传递信息。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或有异议请联系删除。本声明对既往发布内容一并生效。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
请您留言

优讯舆情4000089039

提交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