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用
登 录
400 008 9039
首 页
产品与服务
监测平台
专业人工服务
移动APP
核心优势
数据全-响应快
高智能-信息准
用户多-口碑好
自主先进技术
优质合作伙伴
经典案例
政务类
企业类
舆情报告
舆情-深度剖析
行业-舆情百科
社会-热点全览
关于优讯
优讯简介
优讯新闻
联系我们
舆情报告
多维度全视角舆情分析报告,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助力领导科学决策
免费试用
汇总阅读:
"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
"相关文章都在这儿了
燕志华:从省调查组通报,看丰县舆情如何一步步走到难以收拾?
2022-02-24
2338
作者:燕志华 博士 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2月23日上午,江苏省委省政府调查组发布了“丰县生育八孩女子”的通报,人们在朋友圈纷纷转发,从网络反响看,通报具有公信力和说服力,基本能够平复舆情。当日下午,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也宣布,苏州本轮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这意味着,开年以来江苏遭遇的一南一北、一个线下一个线上的两场大型危机,已经初步得到控制。这个虎年一开始就被打乱的生活节奏,也将勉强正常开张。丰县事件的通报已经发布了,我们也要看到,还是有不少人抱着将信将疑甚至不接受的态度。一些自媒体还是进行着情绪的传播。有的专家也认为,在社交媒体时代,不相信的人会陷入“回声壁效应”,会选择将不相信坚持到底,一份再好的报告,总会有人不相信。但是我们还是建议,调查组仍需对于网络的反馈进行密切的关注,随时对于某个重大的信息疏漏和网友推到热点的疑点进行答疑释惑。不一定使用正式通报方式,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权威人士等渠道进行便捷答复。此前,我们在文章里也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一个通报基本成功的标志,是网友们“骂骂咧咧地散去”,这是一个对立情绪慢慢消散的过程,需要一个过渡的时间。我们从此前的李文亮事件的通报也能看出,通报发布后,依然存在诸多网友有抵触情绪,但是理性的声音,终将占据上风。我们结合省级调查组的通报来探讨一下,为何丰县事件会闹到如此不可收拾,最后需要省级调查组出面才能说清楚、才能让网民相信呢?我们从省调查组的通报能够看出,里面的绝大部分事实在此前的四次通报中其实都已经表述过,但为何前四次都未能说服网友,而第五次就能达到大部分的目标了呢?不能不说,魔鬼藏在细节里。省级通报出现了大量此前没有提供的细节,包括在第一部分里针对网民最大的几个痛点,运用了翔实的细节语言,一切都是为了直击网友痛点、为了说服网友,为了让网友感受到诚意,显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权威性。此外,进行了公信力的“堆砌式加持”,通报出现大量具有高度公信力的省部级机构,以及一定的数据。细节再加公信力,使得通报对于网民群体,具有水到渠成的说服力。当然大篇幅通报对于相关领导干部和责任人员的处理,也具有顺应民心的心理效果。通过省级调查组的通报,我们再反观丰县地方的做法,就能总结出一些教训。我们在这里略去舆情素养等大道理的讲述,只从一些技术层面的细节来说明,丰县是如何从一步错到步步错的。1基层领导干部缺乏风险意识,面对风险苗头熟视无睹地方本来进行正能量宣传,反复引人来拍视频,不想图像出现锁链女。但因为缺乏风险意识,只盯着正面效应,恰恰忽视了锁链才是舆情敏感因素,一举吸引网友关注,出现反转。带着锁链的“八孩女”这种具有强烈道德属性的图像已经构成巨大风险,但是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显然没有重视。在舆情爆发的时候,又只想尽快应付过去。这就导致轻率定性。2急于求成,轻率回应,随意定性,埋下“首答失败”的种子丰县对于事件的回应不可谓不快,但是需要明白的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此之短的时间就对重大道德事件进行定性,且前后说法不一,引发网民质疑。一旦引发质疑,接下来他们就认定地方官员不值得信任。一步错,步步错。这是第一步严重错误,就是轻率回应和定性,埋下了所有的风险种子。3缺乏人性化关怀,失去道德高地地方官员希望网民满意,但是自己没有真正的诚意,一开始就不愿意开诚布公地将事情调查清楚,无益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残疾人在农村等落后地区一贯受到歧视和漠视,乡风民俗里从来没有残疾人的人权,地方对此现象习焉不察,表现在官方回应上,也就不能指望严肃对待。而且地方倾向于将这种事情当做“家丑”,不愿意曝出来,成为地方污点。这就失去道德高地,网民占据道德高地,进行无情炮轰。4回应文字模糊焦点,遮遮掩掩,未能针对关键痛点现在看来,前四次通报除了第四次直击了痛点,前三次都是遮遮掩掩,模糊了焦点,导致答非所问,自说自话,每个通报都引发次生舆情,步步埋雷,引爆雷阵。如果回应不能针对网民焦点关注,无益于做无用功,反倒透支了网民的耐心和信任。即便是第四次通报,也未能直接回应网民对于“李莹”的焦点关注。诉求如此强烈的痛点,就被轻易略过,导致多少网民愤怒情绪持续高涨,阴谋论因此而生,认为地方政府就是遮掩,就是不说实话。5基层舆情研判能力薄弱,导致预警能力不足对于舆情的研判如何,决定了应对的力度,以及舆情的走向和结果,因此,研判能力高低处于舆情应对中的核心地位,处于核心竞争力的地位,其重要性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但丰县显然在这方面过于薄弱,没有充分意识到事态的发展走向。6忽视了官方通报的极端严肃性,接连通报反倒形同儿戏,削弱公信力第一次通报没有说服力,导致公信力多米诺骨牌般大溃败。第一次通报不行,又赶紧进行第二次通报,然后又拉来市里面联手,第四次又加上省部级机构。如此频繁通报,表面看是重视沟通,实际是视官方通报严肃性和严谨性为无物,无形中削弱公信力,导致公信力大溃败。7胡乱操作,接连引爆次生舆情,强化网民对立情绪事件爆发后,地方花费大力气联系各类博主让人删帖,让大儿子状告博主侵权,阻拦外来人士进村,强行拘留外地女网友,派出警力在视频前警告博主不要乱发声等等,类似缺乏新媒体素养的行为,激化了矛盾,强化了网民对立情绪,增加了问题解决的难度。8失去传统媒体宝贵援助,实际导致县城孤军奋战,陷入亿万网民讨伐的汪洋大海此次事件中的奇观,是网上吵翻天,媒体版面和镜头却出现空白。传统媒体集体神隐。哪怕有少数传统媒体进行报道,也会起码有正面或者中性的声音予以对冲,但遗憾的是,囿于宣传纪律,传统媒体盟友集体退场,丰县孤军奋战,被舆情浪潮淹没。这个严重教训,应当成为将来类似舆情应对的前车之鉴,亟需汲取。当然,上述总结,仅仅是我们的看法,有待和大家商讨,提出更多观点。总体看来,应对网络舆情是一种高维的治理思维,而县城往往沿用传统的落后的思维习惯来应对舆情,常常导致后果不可收拾。所以我们认为,基层领导干部的舆情素养的缺失,已经构成了今天社会治理中的重大风险。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和关键少数,他们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一旦指挥不当,连带地方和系统陷入泥潭。同时我们提出,每个县城舆情的爆发,都值得更高层级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县城难以独立应对,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会大概率把事情搞得更糟,火上浇油,从而成为省市迫在眉睫的麻烦。加强指导,加强培训,让各级领导干部和单位班子成员接受舆情素养的学习,已是新的课题。
政府舆情
社会热点舆情
县城舆情
社会性舆情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
查看详情→
优讯舆情:“丰县八孩母亲”舆情分析统计报告
2022-02-22
6391
一、舆情简述1月28日博主@是段小姐来了 发布了一段微博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一女子被铁链拴着,口齿不清,疑似为江苏徐州丰县欢口镇8个孩子的母亲。1月28日丰县县委宣传部发布情况说明表示:“生育八孩女子”不存在拐卖,其患有精神疾病,已送医。具体情况将成立联合调查组全面调查。1月28日镇政府回应精神失常女子生育8孩事件,欢口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该户人家有8人享有低保,女子有间歇性精神疾病。称,女子并非被其老公一直拴着,而是在发病时有暴力倾向,会被采取措施。他们已结婚二十余年,有结婚证。目前,该女子已被送医,当地派出所正进一步调查处理中。1月29日温州大学研究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芈月传》作者@蒋胜男发文称,“下午(29日)已将舆论舆情向相关领导汇报。”1月30日丰县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网民反映“生育八孩女子”情况的调查通报:系流浪被收留,结婚时未核实身份。杨某侠(此姓名为董某民所取)于1998年6月在欢口镇与山东鱼台县交界处流浪乞讨时,被董某民的父亲董某更(已故)收留,此后就与董某民生活在一起。生活中发现,杨某侠有智障表现,但生活尚能自理。在办理结婚登记时,镇民政办工作人员未对其身份信息进行严格核实。2月7日江苏徐州公布“丰县生育八孩女子”调查进展:杨某侠身份已经公安部门调查认定。纪检监察机关正在对此事中涉嫌失管失察失职渎职等问题的有关人员进行调查。2月10日@徐州发布通报“丰县生育八孩女子”调查处理情况: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月17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调查组,对“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彻底查明事实真相,对有关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对有关责任人员严肃追责,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二、舆情传播分析01舆情传播走势数据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1月28日博主@是段小姐来了发布了微博视频,视频中一女子被铁链拴着,口齿不清,疑似为江苏徐州丰县欢口镇8个孩子的母亲。相关舆情开始发酵。当日19时,丰县县委宣传部发布通报回应。新浪微博形成#丰县妇联回应精神失常女子生育8个孩子事件#话题,已删除;#官方通报江苏8孩母亲被锁破屋#话题阅读量1128.1万,讨论5375。1月29日新浪微博形成#徐州丰县通报生育八孩女子情况#(目前该话题已删除)话题,并登上微博热搜,相关舆情达在本监测期内形成波峰。1月30日丰县再次发布“生育八孩女子”情况调查通报。但恰逢春节假期,舆论活跃度较低,相关通报内容未形成新的舆论高峰。2月7日新浪微博“@徐州发布”发布《“丰县生育八孩女子”调查进展情况》,对该女子的身份背景、八个孩子的亲子鉴定结果、身体状况等进行说明。新浪微博形成#徐州公布丰县生育八孩女子调查进展#话题,阅读量8.4亿,讨论74万,助推本次舆情传播再次形成小高峰。2月10日新浪微博“@徐州发布”发布《“丰县生育八孩女子”调查处理情况》。新浪微博方面形成#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处理情况#(阅读量23亿,讨论81.7万次)、#徐州通报丰县生育八孩女子处理情况#(阅读量2949.3万,讨论2.7万),舆情传播再次形成小高峰。2月17日央视新闻报道,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调查组,对“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彻底查明事实真相,对有关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对有关责任人员严肃追责,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新浪微博形成#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组成立#话题,阅读量29.6亿,讨论123万,助推此次舆情走势达到本监测期内峰值。02舆情传播分布 根据优讯舆情监测平台显示,截止2月19日23时,相关舆情共计8221794篇,其中,新浪微博8098355篇,客户端55940篇,论坛31973篇,微信17538篇,视频11673篇,网站6252篇,报刊41篇,电视22篇。相关舆情传播主要集中于新浪微博平台。03舆情情感分布数据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综合优讯舆情监测平台,对相关舆情信息情感倾向性进行判断,敏感性舆情信息占比较大,高达94%。04关键词云 数据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综合优讯舆情监测平台,对舆论内容进行关键词云分析,发现“丰县”“女子”“八孩”“生育”“徐州”“拐卖妇女”等词汇出现频率较高。三、舆论反馈截至目前,江苏省丰县县委宣传部、丰县联合调查组、徐州市委市政府联合调查组等相继通过网络发布四次通报。综合舆论反馈来看,虽然相关部门先后于28日(事件发生当日)、30日、7日、10日进行回应,展现出官方关注舆论积极应对的态度。但从舆论反馈效果来看,丰县1月28日的回应违背了“快报进展、慎报原因、速报事实、切忌猜测”的原则,甚至在没有事实依据的前提下,盖棺定论的指出“不存在拐卖行为”,且通报内容并未展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引发网民的不满,要求厘清事实、查实其丈夫是否犯罪、地方政府是否渎职等内容;1月30日丰县再次做出的回应,对于公众关心的杨某侠身世及相关部门未核实身份等相关问题做出解答,但仍有众多疑问并未做出解答,进而引发舆论的质疑,相关媒体以及网民指出仍有众多问题需调查;2月7日徐州发布的通报,对涉事女子身份背景、八个孩子的亲子鉴定结果、身体状况等进行说明,但舆论关注的“是否涉嫌拐卖”“登记婚姻是否违法”等问题并未做出解答,舆论仍以质疑为主;2月10日徐州再次发布通报“其丈夫等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再次于7日发布的内容相违背,虽然满足舆论“是否为拐卖”的诉求,但相关部门撤热搜、删帖控评等行为,再次引发舆论的质疑,同时“当地部门不作为”“被拐卖细节”“后续保障问题”等问题仍未做出解答,引发舆论的不满。01第一次回应1月28日19时,丰县县委宣传部发布通报回应称:经初步调查核实,女子1998年8月与丰县欢口镇董某民领证结婚,有精神疾病,不存在拐卖行为,目前已对其进行救治。针对丰县县委宣传部发布的通报内容。多数媒体结合丰县县委宣传部发布的通报内容以及当地妇联回应,纷纷以“官方通报‘八孩母亲被拴铁链’ 最新相关信息公布!”“生育八孩女子被拴铁链?官方通报”“江苏丰县:官方通报‘生育八孩女子被拴铁链’:已救治”“生育八孩女子被拴铁链?官方:已救治”“官方通报丰县生育8孩女子事件:不存在拐卖行为 已救治”“八个孩子的妈妈被铁链拴住?徐州丰县妇联:具体情况正在调查”等标题参与报道;自媒体平台对通报外的内容产生质疑,如网易号“海子看社会”发文“女子被铁链拴着,说有精神病,她生了8个孩子?”,提出“女子为何精神不正常,是结婚前不正常,还是结婚后有了精神病呢?”“领了结婚证就能证明不是拐卖吗?领证的行为符合她本人的意志吗?”“如果真是‘捡’的,这种‘捡’是犯法的吧?怎么成功办理结婚登记的呢?”;搜狐号“狐度”发文“徐州女子生8孩被锁破屋 尚有太多疑点等待澄清”,希望官方能够公布杨某侠的身世和遭遇,患病时长、如何办理结婚证、是否沦落为董某民的生育机器等。网友方面,主要在于对当地出现该事件表示震惊以及对当地相关部门不作为的声讨,要求厘清女方身份、查实男方犯罪、地方干部是否存在渎职等内容。02第二次回应1月30日23时,丰县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网民反映“生育八孩女子”情况的调查通报:系流浪被收留,结婚时未核实身份。(1)媒体方面主要聚焦于丰县联合调查组通报、人大代表“蒋胜男”微博发布的内容为主,纷纷以“江苏丰县通报‘生育八孩女子’事件:女子1998年流浪时被收留 “目前未查到其亲缘关系”“视频生育八孩女子被拴铁链?官方发布调查通报”“官方再通报徐州生8孩妈妈事件:男子涉嫌违法 已展开调查”“徐州丰县再通报‘八孩母亲被拴铁链’等为题报道官方通报内容:结婚登记时未严格核实”“全国人大代表为‘八孩母亲’发声:当事人已入精神病院治疗”为题发布报道。此外,部分媒体对丰县调查组通报结果提出质疑,如红网发文“五问徐州八孩母亲被栓铁链事件”称,这份通报的内容与之前发布的通报相互矛盾,仍疑点重重,杨某侠是否真是被“捡”来的?若是,这样擅自收留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否涉嫌拐骗?董志民的行为是否涉嫌强奸?超生问题如此明显是怎么过关并获得补助的?这8个孩子是否都是董志民之子?极目新闻发文“极目锐评|‘生育八孩女子’的身世之谜,还有待解开答案”指出,既然杨某侠有智障表现,是如何通过婚姻登记的,为何未对其身份信息进行严格核实,结婚时是否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这些确实需要一个交代;部分媒体报道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发表的评论内容,称调查应当从该女子的基本权利受侵害这个根做起,包括她的身世,何时精神失常的,又是如何成为董志民妻子的,她的家人对她的情况是否知晓?董不断致其怀孕生子的法律性质如何认定等等,部分自媒体聚焦“八孩爸爸”董某拍视频做广告以及公众反映内容,如微信“脊梁in上海SH”发文“恶臭!找徐州丰县‘八孩爸’董某民拍视频做广告的还不止一家,居然还有婚庆”,搜狐号“听说读写全冠军”发文“震惊!被铁链拴住的8孩母亲,疑似是24年前失踪的四川女孩!”,头条号“澳洲印象APP”发文“漂亮女孩遭农村老汉狗链拴住连生8孩!更多惊人内幕曝光”等。(2)网民方面一方面对调查组通报内容中“收留”提出质疑;一方面吐槽通报内容中宣传当地民政、财政部门提供资助行为;一方面对如何登记结婚、为何没有牙齿、计生部门为何未对生育八个孩子做出管理等问题提出质疑。03第三次回应2月7日23时,新浪微博“@徐州发布”发布《“丰县生育八孩女子”调查进展情况》,对该女子的身份背景、八个孩子的亲子鉴定结果、身体状况等进行说明。纪检监察机关正在对此事中涉嫌失管失察失职渎职等问题的有关人员进行调查。(1)媒体方面主要以报道徐州市发布通报内容为主,如央视网发文“徐州公布生育8孩女子事件调查进展 系云南人 被同村人带至江苏”;正观新闻发文“徐州公布生育8孩女子事件调查进展:系云南人 被同村人带至江苏”。部分媒体发文指出事件中仍存在众多问题需调查。如广西新闻网发文“‘丰县生育八孩女子’引发广泛关注,疑点亦需尽快查清”指出,徐州市委市政府联合调查组发布的“丰县生育八孩女子”的调查,还未到水落石出、盖棺论定的时候,很多关键之处,还有待在后续调查中查证落实、及时公布,关键点一,是否存在人口拐卖?关键点二,登记结婚是否违法?关键点三,如何在计划生育如此严格的语境与法治环境下,还能生育那么多的孩子?董某民是否涉嫌违法,公安机关应给出权威回应。自媒体“在下刘三刀”发文“丰县八孩母亲最新通报,有些细节站不住脚”,质疑通报内容中女子去江苏看病、合法婚姻、桑某某是被托付治病、女子除牙齿身体健康等;自媒体“李光满”发文“对‘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还要继续调查和追责!”,提出进一步核实杨某侠与小花梅的关系、是否存在拐卖行为、杨某侠何时患精神病、相关部门是否不作为、是否还有类似事件等。(2)网民方面一方面表示三次通报内容均不相同,质疑徐州市发布的通报内容避重就轻、装聋作哑;一方面讨论涉事女子是否为李莹;一方面吐槽当前社会下女性权益仍难保障;一方面反映个人发表评论被删除、拉黑、无法点赞,质疑官方恶意删评、控评。04第四次回应2月10日19时,新浪微博“@徐州发布”发布“丰县生育八孩女子”处理情况:其丈夫等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媒体方面主流媒体聚焦徐州公布事件处理结果。如《中国妇女报》刊文“徐州公布‘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处理情况”,人民网发文“江苏‘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最新进展: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新华网发文“‘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公布”,环球网发文“江苏‘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最新进展: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部分媒体关注胡锡进发表的言论,如,观察者网发文“"八孩妈"加害人终遭刑事指控,回望丰县最初通告教训深刻”,凤凰网发文“胡锡进谈8孩妈妈事件:这是穷生恶的典型”。部分媒体则指出仍有疑问需调查清楚,如微信“育儿网”发文“丰县第4次权威发布才定性的拐卖...原来通篇都写着‘吃女人’”指出,后续的调查还需要进一步说明董某民是否还涉嫌强奸罪?杨某侠的具体年龄?云南到江苏,所谓的身份和结婚照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涉及案件的嫌疑人和有关部门,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2)网民方面一方面对董某等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称赞,并要求严惩拐卖、虐待行为;一方面对女子、孩子后续生活保障提出担忧;一方面指责当地政府部门、民众不作为,猜测当地部门背后掩盖问题;一方面关心李莹的去向;一方面部分网民反映徐州当地仍存在被栓孩子、女尸等问题;一方面质疑网络屏蔽发言、降热度等。05第五次回应2月17日,央视新闻报道,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调查组,对“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彻底查明事实真相,对有关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对有关责任人员严肃追责,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1)媒体方面权威主流媒体聚焦江苏省成立调查组。如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等央级权威媒体均发布报道,指出,江苏省委省政府成立“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组。部分媒体表示调查组成立有助于公开事实真相,如澎湃新闻发文“省级调查组来了,以看得见的方式抵达真相”,网易号“燕梳楼2021”发文“热泪盈眶!高级别调查组成立,丰县铁链将彻底打开!”,微信“中国反邪教”发文“江苏成立‘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组 以看得见的方式抵达真相”,微博“中国妇女报”发文“期待江苏调查一锤定音”;部分媒体关注李莹、河南精神病母亲生八娃等事件,如发文称,网易视频发文“‘8孩女子’事件后续,李莹叔叔递交申请书,要求重新比对dna”,网易网发文“另一个精神病妈生八孩的故事,也许比丰县事件更骇人”;部分媒体指责地方政府部门、主流媒体失声,如自媒体“木蹊说”发文“敬告徐州丰县:人民不会永远沉默!”指出,盛会期间,我们的主流媒体一言不发,外媒却把这件事头版头条的刊登,连女性地位低下的阿富汗和阿拉伯国家都来表示关切了。(2)网民方面网民方面,一方面对成立调查组表示出明确期望,希望相关部门全面调查、严肃追责、公布事实真相;一方面对李莹去向表示关注;一方面呼吁网民耐心等待调查结果。四、舆情研判分析整体来看,丰县、徐州市等部门陆续做出4次回应,但相关通内容的前后矛盾,以及未对舆论关注度的内容做出解答,导致舆论对官方公信力的质疑和吐槽,进而陷入舆论质疑、官方释疑、舆论再质疑、官方再释疑的“塔西佗陷阱”,官方公信力持续下降。截止目前,舆论中仍有众多疑问需做出解读,如“如何被拐卖”“如何登记为合法婚姻”“当地部门不作为如何处理”“后续保障问题”“李莹去向”“当地是否存在其他类似情况”等。同时,本次舆情事件中,回应主体混乱,口径不一,警方形象弱化,以上既加剧了舆情的复杂程度,也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削弱。本次舆情发展中后期,舆论中出现“官方撤热搜、删帖控评”“视频下架”“道路被堵”“官媒集体失声”“志愿者被拘留”“徐州丰县法院不支持被拐妇女离婚”的言论,引发网友多重猜测,助长谣言滋生,降低民众对政府媒体的信任度。与此同时,2月17日江苏省省委成立调查组展现出当地政府调查事实真相、严肃追责的态度,获得舆论一致期待,后续调查结果或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当前政府公信力下降、舆论呼吁真相、境外媒体持续关注的背景下,江苏省调查组重点在于“平稳态势”“重建信任”。其中,在回应内容方面,江苏省调查组一方面需着手实际问题,调查涉事女子真是身份、被拐卖细节等内容,并提供真实的事实依据;一方面,针对本次舆情以及衍生话题中涉及的部门和工作人员,依据法律法规做出相应的处罚,重新树立政府公信力;一方面,针对舆论质疑的“李莹去向”“是否仍存在类似情况”“如何保障女子权益”等问题做出调查、释疑,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如畅通举报渠道、开展区域内自查等,避免次生舆情的出现。回应方式方面,由于本次舆情事件的复杂程度以及舆论关注度极高,以往的文字通报已不能完整的呈现本次舆情的通报内容,江苏省调查组需通过新闻发布会的方式,通报事件情况及处置举措,一方面展现对本次舆情的重视程度,利于营造正面形象;一方面通过新闻发布会影响媒体报道,增强危机应对实效。回应传播方面,联动媒体发布新闻通稿,新媒体平台汇总最新消息,形成权威集中发布,提高权威声音分贝,挤压不当言论传播空间。
舆情分析报告
社会热点舆情
县城舆情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
查看详情→
燕志华:从4个官方通报,总结重大舆情回应的关键策略
2022-02-14
2007
作者:燕志华 博士 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舆情案例!它因为广受瞩目,各方参与,有可能改变一些历史性的东西,并在中国进一步法治化的进程中,推动完善涉及妇女保护、残疾人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丰县这起震惊全网的重大舆情,道德罪愆和可能涉及的犯罪,近一段时间几乎激起了全体网民的愤怒。为了应对这个激烈舆情并安抚网民激烈情绪,地方政府一共启动并发布了四次官方回应,其中前两次是县级独力发布,第三次是市县联合调查,第四次是部、省、市、县四级联手发布。顶着如潮的批评,持续回应舆情,堪称屡败屡战。前三次都遭遇了严厉的批评,第四次终于击中最大痛点,有望平复多数舆情情绪。四次回应发布,一方面体现了网络舆情的倒逼之功,网民集体和体制内外推动事件迎来拐点,另一方面也表明,各级政府顺应舆情中的强烈民意,本身就是积极的社会治理行为。舆情的进展和博弈,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媒介社会”,也就是网络不断呈现以网络舆情为表象的社情民意,而相关部门在民意的推动下,及时进行回应。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社会得以达到善治。“媒介社会”是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巨大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政府—网络平台—民众多方互动,如同无数三角构成的巨大社会有机体,虽然摩擦不断,但是也充满弹性,在互动中消弭更多危险的隐患。1政府回应,一旦失手就是失守既然这个媒介社会充满互动,这就涉及到政府回应质量和效果的问题。表面看,舆情回应就是“有问有答”的过程,但是在今天的舆情时代,这其实是个异常复杂的事情,可以说是风险极大,挑战重重。政府回应不是一个可以试错的事情。因为具有道德洁癖的网民不给你机会。第一步错了,网民就很难再信任你,他们会选择抛弃你,甚至会制造“阴谋论”来羞辱你,堪称一错就全错。因此,政府回应必须抱着极端敬畏的心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对待每次发声、每个细节,接受全体网民的检阅和挑剔。网络舆情对于社会治理,一直都是挑战。因为舆情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有秩序的加工好的精致产品,而是混杂了主流或部分民意和非主流观点、也掺杂了不少谣言流言传言的大杂烩。舆情往往激起网民强烈的情绪性反应,带来愤怒、兴奋和批评的流量。这种滔天的流量瞬间“涌进”一个县城,压力之大是不难想象的。我们说回应舆情充满挑战,是因为需要面对的对象,不再仅仅是真相和寻求真相的诉求,更是数亿网民的愤怒情绪。后者尤其充满挑战,咄咄逼人。因为对于情绪的回应,效果主要是安抚,但这需要极大的公信力和说服力,而这一点,很多地方政府恰恰欠缺。“塔西佗陷阱”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情形,一旦是失去了公信力,说啥都没人听,也没人信。这意味着,政府在回应的时候,不是在对着话筒简单地说话,而是在面对强大的对手,需要你去对话、谈判和博弈。如果你抱守传统权力观念,认为他们是网络暴民,要去压制网民,那么舆情爆发的反弹之力,会让你理解什么是网络能量。政府回应,一旦失手,就是失守!因为公信力这个东西最经不起考验,有一点瑕疵就可能全线溃败,接着就是你的公信力失血加快,社会治理能力被怀疑,甚至领导个体被人肉,过往十年的经历被深挖!我们从过往的和最新的政府回应能够看出,很多回应,都激起更大的反弹。政府回应被全体网民紧盯着,而回应能力的高低,正在成为新的执政能力,一种新的执政素养。2官方正确回应,三点建议可资借鉴一般来说,重大舆情事件爆发后,网民在充分释放情绪之后,就开始关注官方的态度了。焦点关注之下,官方回应需要了解,如何才能给出一个网民基本满意的答卷?综合过去和最新的官方回应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给出三个基本的建议:一是需要初心官方需要开诚布公,给出诚意,而不是敷衍应付。出发点是为了释疑解惑,而不是为了藏着掖着,转移焦点。官方回应的初心态度决定一切。开诚布公的态度就决定了接下来的调查和回应是坦诚的,需要知道藏着掖着本身是危险的举动,因为任何一个漏洞都瞒不过机警的网民,打脸就会接踵而来。但是从现实看,很多地方政府在发布之初,基本出发点就是为了做一个姿态,希望事情赶紧过去,甚至大量删帖。因为开始就是为了隐瞒某个问题,接下来就只能用一百个谎言来掩盖最开始的一个谎言,步步陷入被动。二是要针对焦点问题进行回应要针对网民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回应,而不是看起来兴师动众搞联合调查,实则自说自话,避重就轻,模糊焦点。我们从此次舆情应对过程能够看出,如果官方回应不能针对网民最主要的关注焦点,而只是选择性地回应一些次要的诉求,舆情就难以平息,甚至酿成次生舆情。很多人会发现,此轮舆情中最大的“爆点”之一,在于网络中出现的一个事件猜测,是一个花季少女被拐卖、被虐待、被割舌、被精神病、被迫生下八个孩子。故事脉络清晰,有完整的线索链条,两者面部也看起来高度相似,大量的自媒体信以为真,连续撰文大举挞伐。所谓悲剧,不过就是这样将美好残忍毁灭。如此悲剧,激起多少不明真相的网民愤怒?但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悲剧性的传言,竟然未被当做最重要痛点来进行回应,此前只是通过公信力不足的渠道进行否认。如果没有第四次的通报,而且是由具有过硬公信力的四级联合通报,这个故事激起的怒火还将继续高燃。三是要有细节要有公信力要人证物证齐全,能够让网民复盘。我们在上文《县城都是如何应对社会性丑闻舆情的》提到,很多地方已经陷入了公信力危机,甚至是公信力破产,这个时候如果要回应舆情,单靠自己是无力支撑的,因为即便你诚心诚意地搞调查、出结果,网民还可能不信任你,导致所有努力付之流水。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很多人才理解声誉和公信力的价值所在。为了让自己听起来可信,就需要借助具有公信力的机构或者专家,和自己联手发布,这就是所谓的“借位”和借力。公布的内容,要有细节,供网民检阅,真相常常在细节里,细节常常具有说服力,网友也可以借助细节实现事件的复盘,提高可信度。3如何击破“后真相”,是政府回应困局事实和情绪,构成了今天我们看待绝大多数网络舆情中两个基本维度。两者密不可分,真相不再具有绝对性,而是和情绪挂钩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回应合乎我的预期和情绪,那就是真相,否则,就不是真相,就可能是欺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后真相”,也就是情绪影响了真相。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情绪,也就有了不同的真相诉求。任何一个重大舆情爆发之后,官方回应的难处在于,无数网民已经完成了“媒介审判”和情绪审判,内心基本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他们所要的,不过是验证官方给出的回应和自己的预判是否一致。一旦官方回应和网民期待具有较大距离,这就形成了难以弥合的隔阂,网民就会继续发起拷问、质询,希望看到自己心目中的真相。这也是重大舆情往往难以修复裂痕的原因。打破这种“后真相”困境,只有确保高度的公信力。这种以公信力击破后真相迷雾的努力,在此前的各个重大舆情事件中,已经多有尝试,如在李文亮事件、鲍某明涉嫌性侵案中,都获得了成功。就此次丰县最新的通报来看,通过四级联手发布,本身具有了高度的公信力,也具有了高度的说服力。
舆情回应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
查看详情→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舆情简报
2022-02-11
17088
1月28日以来,“丰县生育八孩女子”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起震惊全网的重大舆情,多次占据微博热搜,近段时间激起了无数网民的愤怒。舆情概述1月28日有网友反映江苏徐州丰县欢口镇一位八个孩子的母亲被戴铁链,吃冷饭睡破屋,疑遭家暴,还有网友担心该女子是被拐卖来的。1月28日18:58分丰县县委宣传部发布情况说明表示:“生育八孩女子”不存在拐卖,其患有精神疾病,已送医。具体情况将成立联合调查组全面调查。网络截图1月29日温州大学研究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芈月传》作者@蒋胜男发文称,“下午(29日)已将舆论舆情向相关领导汇报。”网络截图1月30日丰县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网民反映“生育八孩女子”情况的调查通报:系流浪被收留,结婚时未核实身份。杨某侠(此姓名为董某民所取)于1998年6月在欢口镇与山东鱼台县交界处流浪乞讨时,被董某民的父亲董某更(已故)收留,此后就与董某民生活在一起。生活中发现,杨某侠有智障表现,但生活尚能自理。在办理结婚登记时,镇民政办工作人员未对其身份信息进行严格核实。网络截图2月7日江苏徐州公布“丰县生育八孩女子”调查进展:杨某侠身份已经公安部门调查认定。纪检监察机关正在对此事中涉嫌失管失察失职渎职等问题的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网络截图2月10日徐州公布"丰县生育八孩女子"调查处理情况: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网络截图从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数据可看出,自1月28日该事件曝光以来,其热度就居高不下。截止2022年2月11日16:00,相关数据已达67万+。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新闻热度走势图其中,微博作为该事件主要发酵平台,数据量占全量数据的94.92%。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媒体分布图网友评论微博截图舆情小评“生育八孩女子”事件一经曝出即引起全网关注。“铁链、小黑屋、生育八孩、生育工具……”其中任一点都足以引爆舆论。针对该事件,官方共做了四次通报,第四次基本回应了舆论主要关切,对有无犯罪、是否渎职失职正在调查。
网络舆情热点
社会热点舆情
县城舆情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下一页
热门推荐
6月8日全网络舆情简报:复旦研究生嫖娼被开除起诉学校被驳
6月7日全网络舆情简报:高校鼠头事件涉事窗口几乎没人去吃饭
6月6日全网络舆情简报:业主购42套房全部打通墙体
6月5日全网络舆情简报: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用
6月2日全网络舆情简报:被骗到缅甸6小伙已被解救
南京儿童医院8个月婴儿输液致心率异常死亡事件舆情分析
6月1日全网络舆情简报:明星谴责虐待动物者却遭曝光个人信息
5月31日全网络舆情简报:新人订婚用押钞车运送998万现金
5月30日全网络舆情简报:吴谢宇死刑
5月29日全网络舆情简报:央视评家有儿女疑似被恶意评分
5月26日全网络舆情简报:教育局回应女孩手无意碰到老师被踢拽
南宁天价停车费事件舆情研究
5月25日全网络舆情简报:山西失联身亡男孩生母聊天记录曝光
5月24日全网络舆情简报:小学生在校内被老师开车撞倒身亡
5月23日全网络舆情简报:教育局回应下雨天学校不到点不开门
你可能还关注:
网络舆情热点
社会热点舆情
舆情监测
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分析
网络舆情
企业舆情
全网络舆情简报
社会热点分析
舆情应对
网络舆情监测
舆情简报
校园舆情
舆情监控
社会热点
教育舆情
舆情分析简报
舆情报告
政府舆情
优讯
微信客服
点击咨询
移动APP-优讯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