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燕志华:“yu wei事件”余波未平:阴谋想象和舆情陷阱

2021-11-17 | 优讯舆情 1603 社会热点分析 网络舆情 政务舆情 社会热点舆情 yuwei

作者:燕志华 博士  优讯舆情专家/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13日,发生在江西南昌的引发围观的深夜街头事件有了一个结果,醉驾的孙某被拘役并处以罚金。但是看看各个新闻平台的留言,就知道众多网友的关注点并不在于这个结果。由孙某引发的“yu wei猜想”,还有当地一些节外生枝的操作,已经让全民开始了追剧。当引发网友关注,而且开始出现一个个爆料的时候,就知道当地的应对并不成功,留下了一个舆情应对的“烂尾工程”。网友因此期待更多,舆情不会轻易平息。
“等待戈多”式的荒诞情节加剧了事件传播
1953年,爱尔兰戏剧家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首演,戏剧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就是在一个荒凉的舞台上,两个流浪汉一样的主角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他们在等待一个叫做戈多的人。但从头到尾,人们也不知道戈多是谁,到底来不来。这个荒诞剧因此轰动。发生在南昌街头的“yuwei 事件”,和这个荒诞剧何其相似!现场的孙某、警察,以及场外的网民,都在等待叫做“yuwei”的人,但是人们不知道他是谁,会不会现身!
事件主角孙某在无意之中,创造了一个新媒体时代的经典传播学场景案例。在一个具体的网络情境下,当集齐了美女、玛莎拉蒂、直播镜头、警察等敏感要素的时候,任何一个名字或者符号,都具有引爆全场的潜力,这就好比热锅、热油万事俱备,只欠一个水滴。也类同当年一个狂妄小子在街头大喊“我爸是李刚”,李刚事实上已经社会性死亡。即便孙某事实上和yuwei毫无关系,只是道听途说,只是意图给警察制造压力,但她所处的角色,会在瞬间制造热点。据说地方将这个查酒驾的节目停掉,就是为了防范任何人在镜头前异想天开,再次制造一个热点。但显然,停止节目本身,导致了次生舆情。这是地方没有预想到的。
这种事件的荒诞性,非常容易和现实的权力想象发生勾连,瞬间就具有阴谋论的特征,加速传播。因为上述几个敏感要素,都是具有权力的周边性质,是衍生物或者附属物乃至权力的代理人。因此,人们自然而然会将yuwei设想为一个掌握重要权力的人,至少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警官。这样,权力的周边要素和网民的权力想象结合,整个事件完成了有关权力腐败、官商勾结的阴谋论的闭环。
该事件发生在一个“新闻空窗期”,也就是在国内民众因为“储备粮食”引发了整个网络剧烈的情绪波动之后,再无大型新闻发生,此时一位开着玛莎拉蒂豪车的年轻女士,在镜头面前镇静地一直说“让yuwei过来”而轰动一时。
应该说地方及时回应的舆情意识还是不错的,地方针对“yuwei”疑点进行了回应。但是遗憾的是,从头到尾的通报都未能平复网友的疑惑。一个没有拉直的问号,会成为网友心目中的一个带着故事诱饵的钩子,令他们难以释怀。
“郭美美陷阱”
这种阴谋论在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阶段,常常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对于类似的舆情需要地方及时给与回应,以尽快答疑解惑。但遗憾的是,地方给出的通告没有过关。

图片


通观这个公告,态度是诚恳的,但是说服力不够。因为没有拿出足够的证据使得各个“yuwei”和孙某做出令人信服的切割。相反,文字给网民的感觉,是班主任拿着话筒,挨个问学生们谁偷拿了糖果,结果没有一个愿意承认,但其中总有人在撒谎。
当然,这个事件处理起来的确很棘手。当地方政府面对一个由众多网民组成的“想象的共同体”,无论什么样的社会治理,都是显得势单力薄的,并很难进行证实或者证伪的。这也是今天的舆情时代,各地麻烦层出不穷的原因。你也没办法指责网民“多想”,因为这种想象是合理的,具有监督的意义。今天的网络舆情,一个重要功能是网民对于地方政府解决问题能力的“直接投票”,各个部门和地方领导既要认识到其中的非理性和情绪化的成分,又要尽力提升网民整体的满意度,这挑战了地方的危机沟通能力,也将深化地方对于公关的认识,但最终将丰富地方社会治理的软实力。
这个网络舆情的应对难点,在于一方面很难证实孙女士在镜头前说的yuwei的真实性,另一方面,阴谋论又在网民中大规模传播,人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这样两相一对照,就知道这个事件,大概率会成为疑案,从而坠入“郭美美陷阱”。
我们用“郭美美陷阱”这个说法,试图来描述这样一个现象:任何一个莫须有的说法,一旦和权力腐败沾上了边,那它大概率会成为一个阴谋论,久久难以消除。2011年,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郭美美在微博的“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认证,直接将这个百年品牌推入火坑,声誉至今未能恢复。根据警方的调查和郭美美本人的供述:她以及她的资金来源都与中国红十字会毫无关系。中国红十字会没有"红十字商会"机构,也未设有"商业总经理"的职位。其间无论红十字会如何挣扎努力,但是网民就是不相信。结果导致红十字会在很多人心目中成了一个灰色的品牌。
在最初的通报中,官方也详细描述了孙女士承认yuwei的说法具有随意性,但是这个说法能令网民满意吗?这样的说法能洗白一个阴谋论吗?这个“yuwei猜想”,会不会也陷入这个陷阱?这是地方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我们对于类似的阴谋论应该抱以平常之心。大可不必如临大敌,必欲清除之而后快。每个正常的社会对于权力腐败都是抱以极大的警惕的,围绕权力腐败常常会产生的一些猜测甚至传言、谣言,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本身就构成了一道心理的、舆论的制约,成为预警式的“社会诫勉”。一个大权在握者即使蠢蠢欲动也不敢轻易去触霉头。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不光是深处舆情时代的中国,就是西方国家,类似的阴谋论也是大行其道。
阴谋论的爆发本身是一种危机,只要接下来能够踏实工作,取信于民,类似的阴谋论的市场空间也就会大大挤压,而信任的空间由此慢慢成长。就以南昌地方来说,如果接下来严格执法,对于类似yuwei的人物,有一起严肃查处一起,不给权力腐败以任何滋生空间,类似传言也就是失去了传播土壤。
两波“次生舆情”暴露地方治理缺陷
事件发生后,地方快速处理了涉嫌危险驾驶的孙某,并且发布了通报。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并没有转移焦点,而且似乎是提升了关注热度。如同你姿势优美地打靶却脱了靶,热闹的气氛反倒吸引了人们来围观这件盛事。我们看到各大平台的新闻后面的留言,就知道多数网友的关注点并不在处理孙女士这方面,而依然纠缠于yuwei这个点。这一方面说明公安局在11月9日最初发布的情况通报并没有说服网民,另一方面也说明,缺乏说服力的通报反倒引发了次生舆情,那就是出现了人肉爆料,以及对于每个相关细节的穷追不放和高度聚焦。
比如,在街头事件发生后,已经有相关网民来到孙女士的单位进行了“探访”,发现她的名字已经从此前的领导栏里撤除,信息在相关媒体上发表,获得了大量的关注。网民从孙女士在领导栏里的变化,也知道内部的处理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人们也知道纪委监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对此不会坐视不管,但是遗憾的是,很多内部的处理程序,常常不会告知外界,外界也无从得窥堂奥。这种内外程序的“隔膜”和错位,以及由此导致的误会,也提高了网民看后续发展的期盼心理。
最大的一个次生舆情,就是这个街头“夜查酒驾”节目的取消,引发了很大的关注。在事发之后节目突然下线,而且没有任何说法和通知,网民直接怀疑这个节目引爆了一个腐败事件,触怒了有关方面,遭到了行政干涉。这样普遍的猜想,令地方舆情形势雪上加霜,暴露了地方在舆情应对方面存在较大的意识缺陷。
我们说取消节目,本身引爆了另一场危机,就在于事发不久就采取措施,时机和手段都是完全撞到了网民猜测的枪口上,引发了更大的猜疑。这样的做法完全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而且,地方还需要防备的是,万一未来某一天某个yuwei不经意间现身,曝光了和孙某的关系,那不光将再次成为热点,而且将给地方的公信力带来沉重的打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及时有效的切割小手术,本质上是为了确保整个肌体的长治久安。
今天,当我们回顾事发当晚的现场,除去引爆了yuwei这个符号,孙某的身体语言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她站在玛莎拉蒂(由于郭美美效应,这种豪车具有灰色的网络印象)之侧,在镜头和执勤警察面前,她只是淡定冷漠地重复着“让yuwei过来”的说辞。在她眼里,这个世界哪有什么敬畏和规则,只有关系和人脉,而这种人在现实社会中,还往往是赢者通吃的人生赢家。这才是事件的耐人寻味之处。
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对于摄像镜头需要有这样的观点,那就是它代表了一种大众舆论的视角和压力,对于制造舆论和搅动舆论场具有扭曲现实力场的神奇魔力。所有人在面对它的时候都无异于一场应试、一场诘问,都需要抱以敬畏。但是孙某在镜头前的表现,证明一个熟谙人脉关系操作的银行业高管,心目中有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处事法则。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