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法官怒怼区政府视频走红”事件舆情分析

2019-10-18 | 优讯舆情 3535 社会热点 舆情分析

导读

10月17日,一段“法官怒怼区政府漠视开发商强拆”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内容是,法庭上审判长怒斥地方政府漠视开发商强拆居民楼。根据视频对话,媒体梳理出事件脉络:一个名叫“瑞鸿”的开发商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和法律手续的情况下,强拆居民楼,并且连夜赶人。法庭上,当地政府称是开发商所为。


对此,审判长现场怒怼,连政府都没有权利拆居民房子,何况开发商。当地政府不能这么甩锅漠视不管,而应当追究强拆的开发商刑事责任。后经《新京报》记者搜索发现,这段视频是2019225日,最高法第一巡回法庭,审理湖南郴州北湖区政府与袁某、黄某房屋行政强制案的场景。怒斥地方政府的审判长是最高法审判员熊俊勇。此案当庭未宣判。


一、舆情传播分析

从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优讯,10余年专注舆情监测,可审申请免费试用)监测情况来看,截至10月18日早8点,相关舆情信息共计4324条,信息主要集中在网络新闻、微博、客户端。《新京报》、观察者网、澎湃新闻、@广州日报等媒体纷纷转发视频。仅《新京报》我们视频播放量就达470万


数据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


二、舆论观察

此视频一经爆出,立即引发网民关注。通过对评论进行分析发现,网民对此看法各异。大部分网民为正义凛然的法官点赞;部分网民关注该案件后续审判结果;还有网民感慨现在老百姓的满意度底线越来越低,法官干了原本应该干的事情竟然受到一致的好评,背后原因令人深思;此外,“狠批当地政府不作为”、“对审判长的人身安全表示担忧”、“为中国司法点赞”“建议推广案件开庭直播”等观点也获得部分网民的认可。


随着舆情的持续发酵,众多微博大V也加入到了事件的讨论当中,著名律师@李庄发文评论到,因孤陋寡闻,首次看到只认法律不认领导的法官,对地方政府的胡作非为当庭谴责!期待我国刑事审判能出现首位检察官或法官,不用请示领导,面对冤假错案,当庭撤回不实指控,直接释放,并赔礼道歉


《新京报》刊发评论文章《审判长怒斥违法强拆,“硬核”捍卫民众权益》,文章提到,此次巡回法庭审判长当庭怒斥违法强拆,体现的不仅是法律精神,更是旗帜鲜明地捍卫了民众权益,这也是公众舆论要对此给予掌声的原因所在。


三、舆情点评

短短一天的时间,“法官怒怼区政府”的视频不仅刷爆了朋友圈,更为老百姓和从事行政诉讼的律师们注入了一剂强心剂。长期以来,出现在公众视野,涉及司法领域的舆情事件中,法院多数处于舆论弱势一方,承受着巨大的舆情压力。例如,张扣扣案、明经国案、聂李强案、金哲宏案,以及多起“反杀案”“仿真枪案”,这些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的案件中,部分可能存在司法瑕疵引发质疑,但更多的情况是,法院的依法审判却遭舆论“炮轰”而这一次,巡回法庭审判长当庭怒斥地方官员获舆论力挺,表明了司法部门形象和公信力的提升,也说明了我国司法改革效果正在显现,昭示着法治社会的进步。


此次舆情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聚合舆论场,实现集中裂变式的传播效果,原因有三一是舆情议题关乎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舆情集中了“民告官”、“强拆”、“律师”等多个爆点因素;三是事件传递的真相与群众心理预设相反,多种舆情效应叠加引发广泛关注。


从舆论反馈来看,本案中,法官当庭怒斥地方官员,旗帜鲜明地为老百姓发声,赢得了公众的赞许。正如《新京报》的报道,将舆论给予掌声的原因总结为两点:第一,审判长站在法律和民众的合法权益一边。第二,这样激烈的场景并不多见,但又符合公众对法治的期许。当然,在一片赞美声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有网民认为,敢于直言怒怼政府的法官是最高法审判员,最高院法官级别比区政府级别高,怒怼完全没压力,若是换成地方法院法官是否还能有这样的底气?这看似“泼冷水”的评论反倒说出了很多了心中的忧虑,也说明了想要彻底破解我国行政诉讼案的各类难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舆情传播趋势来看,17日下午18时左右,舆情热度开始出现直线上升趋势,@新京报、@澎湃新闻、@新浪陕西等自媒体账号新闻报道下的评论数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但是随后@新浪陕西以及今日头条上的多个媒体账号删除了相关文章内容,部分网民调侃当地政府在舆情应对上的快速响应值得肯定。研判认为,想要平息舆论还需要当地政府直面民意,把公众关心的案件进展和判决结果公开,针对网民集中关注的问题一一作出回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疏导舆情。


作者:优讯舆情分析师-何铖铖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