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学校应以详实的通报来应对学生“主导”的网络举报

2023-11-09 | 优讯舆情 4597 舆情监测 舆情分析报告 社会热点 网络舆情 舆情应对 舆情分析 社会热点舆情 热点舆情分析 舆情深度剖析

​​近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一学生就助学金分配问题实名举报,该学生发布多则网络视频称在助学金评定中遭遇不公平对待,引发舆论对高校助学金分配关注。随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相继公布事件调查结果,表示不存在国家助学金名额遭“挤占”情况、未发现材料作假的情况、未发现“渎职及滥用职权”问题。但相关通报仍未平息当前舆论,舆论集中于反映“自己调查自己”“通报内容不清”等问题。

一、 事件脉络梳理

 

​9月22日-10月31日,自媒体账号“僧丫”在抖音、哔哩哔哩等多个平台相继发布7条视频,反映在助学金评定中遭遇不公平对待,并晒出个人降档立卡和低保户的相关证明文件,进行实名举报。

11月1日23时,哔哩哔哩账号“四川观察”转发账号“僧丫”相关视频,共获得264.2万播放,8516次评论。相关内容引发舆论关注。

11月2日10时,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情况声明”,称学校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进行调查核实。微博“沸点视频”进行转发,并形成#高校通报贫困生举报助学金名额被挤#(阅读量1.6亿,热搜第2)、#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通报助学金评定问题#(阅读量6676万,热搜第31)等话题。

11月2日22时-23时,红星新闻报道学校困难生审议标准,并从天津市委巡视八组处了解到,已接到有关此事的反映,会按照相关程序转相关单位处理。极目新闻发文“高校成立专班调查‘助学金被举报评定不公’,当事学生:有人疑似作弊,自己因此事搬离宿舍”。微博“中国新闻周刊”转发相关报道,并于新浪微博平台形成#助学金事件当事人称已搬离宿舍#(阅读量2.9亿,热搜第4)话题。

11月3日凌晨,涉事学生发布发布博文,呼吁各位网友不要再给自己转钱,新浪微博形成#举报助学金被挤男生让网友别转钱了#(阅读量1.2亿,热搜第5)话题。

11月3日,有网友发帖称有知情人发布班级群聊天截图等资料,质疑该学生品德问题,有人称其在班级群发了一些难听的话语。

11月3日11时,微博“河北广播农民频道”发文报道,天津市委巡视八组工作人员表示:已要求校方及时处置此事,将持续跟进关注。新浪微博平台形成#巡视组回应天津助学金事件#(阅读量7932.5万,热搜第4)。21时,涉事学生在多个平台发文阐述助学金事件的发展脉络,微博“西部决策”转发,并形成#助学金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罚相关人员#(阅读量6354.1万,热搜第30)。

11月4日7时,微博“红星新闻”发布微博,并形成#当事人回应获评助学金后坚持再举报#(阅读量2919.5万,热搜第19)话题;19时,涉事学生再次发布视频,曝光换宿真相和第二次评选现场录音。

11月6日9时,涉事学生再次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发文“学校的调查结果出来了”。

11月6日11时,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通过官方微信公布调查结果,称“不存在挤占”。相关通报引发新华社、大河报等媒体关注,并于新浪微博、抖音、百度等多个平台形成热搜话题。


11月6日13时,涉事学生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表示对此次学校自查的调查结果并不认可,应该由第三方来进行调查。并于新浪微博平台形成#天津助学金当事人不认可调查结果#(阅读量7813.7万,热搜第6)。

11月6日16时,涉事学生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回应舆论对其使用8000块电脑、3900块ipad的质疑。

二、 舆情传播

 

​1.媒体介入报道、学校公布调查结果引发舆论聚焦

 

​据优讯舆情大数据监测平台,本次事件传播声量趋势图如下所示,


11月2日,随着四川观察转发涉事学生相关视频,相关内容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并于新浪微博#高校通报贫困生举报助学金名额被挤#(阅读量1.6亿,热搜第2)、#助学金事件当事人称已搬离宿舍#(阅读量2.9亿,热搜第4)等话题,促使当日舆情声量传播形成波峰。

11月6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通过官方微信公布调查结果,称“不存在挤占”。相关通报引发媒体关注,并于新浪微博、抖音、百度等多个平台形成热搜话题,促使当日舆情声量达到监测期内峰值。

2.新浪微博、视频平台成为公众参与事件互动的“主阵地”


3.学生助学金成为舆情传播中的高频词


三、 舆论反馈:呼吁优化高校助学金分配标准,并质疑学校调查结果

 

​(一)媒体观点:

 

​1.关注高校助学金发放标准

 

​国是直通车:高校助学金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高校助学金不能是一笔糊涂账,千元助学金对于“伪贫困生”而言可能只是几次高消费。但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是完成学业的支撑。学校作为评判机构,是确保资金流向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的重要一环。成绩好、人缘好、竞选演讲好,这些都不能成为侵占国家助学金名额的理由。这不仅关乎教育公平,也关乎在学生心中如何种下“公平正义”的种子。相关部门更要看到助学金发放中的问题,适时进一步明确贫困生发放标准,改进助学金发放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共同还校园一片净土,让寒门学子不寒心。

中青评论:查清天津助学金事件,别让寒门学子寒心

当下校方和有关部门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尽快确认事实,还原此次助学金评选的过程,以此为基础公正处理。与此同时,如何让每一笔助学金都能用到实处,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可行思路是借助“大数据”等工具进行分析印证,尽量减少困难学生的自证负担和隐私泄露风险,同时加强动态审核,严惩弄虚作假等行为。

新京报网:挤占助学金的“伪贫困生”还有多少?

让助学金发放做到“应助尽助”,对高校而言,显然是一项颇有挑战性的工作。此前,一些高校通过食堂、超市等消费数据分析,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信息比对、向所在学院核实等方式,明确资助对象,悄悄往学生饭卡中打钱,既暖胃又暖心。类似运用数据分析,采取组合式“打法”确定受助对象的方式,不妨充分运用到助学金的发放过程中,让助学金公平助学。

成都商报:贫困生举报助学金名额被挤 真贫假贫得让规则说话

贫困评定的规则,应该更为客观、更为量化,也才能更可信、更靠谱。金钱面前,只能靠规则来确保正义与公平。学校不是法外之地,但也不是天然清静之所,真贫困还是假贫困,最终还是要靠规则来验明正身。

2.认为学校自查自纠缺少说服力

春城晚报:被举报助学金分配不公 学校自查自纠缺少说服力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回应不可谓不及时,但与举报所涉及的问题严重性相比,显得有些轻描淡写,甚至可以用“苍白”来形容。归根结底,这份回应只是校方的自查自纠,在程序上缺少必要的正当性和公信力,在内容上没有说服力,在态度上似乎也少了一点诚意。学生的举报表面上是自己的困难生资格被其他同学挤占,实际上指向的是学校对国家助学金发放的管理,以及部分老师可能存在徇私舞弊的问题。学校本身是当事一方,由学校自己查自己,相当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结果的公平性自然就会受到质疑。因此,启动第三方调查,由更高级别的教育主管部门来彻查此事,还当事学生以公道,还社会以真相,已经势在必行。

南方日报:如何看待天津助学金事件

事关国家助学金分配公平问题,正如朱同学所说,应该由第三方来调查。天津市教委此前回应,已有工作人员介入处理,期待尽快给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调查结果。

南方都市报:助学金分配争议,应该关注的是评定标准及流程

校方通报乍看详尽,结合事件发展的时间线,却并未回应公众最关注的争议点。校方仍未就关键的评定标准问题给予回应,通告得不到舆论支持亦在情理之中。对于相关争议,校方作为当事方自查而得出无问题结论,举报者表示不认可并呼吁第三方介入调查,这一要求也属合理。

现代快报:天津助学金事件,学校自说自话很无力

学校作为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主体,某种程度上属于被举报对象,由学校自己调查自己,并在公开通报中“自说自话”,本身就很荒唐。退一步说,学校调查情况属实,但程序上的明显瑕疵,已经让调查沦为应付舆论的工具。因此,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应当回避,由主管部门纪委介入,邀请举报人和学生代表参与,针对具体的举报事项一一回应,用事实说话,这样的调查结果才能消除举报人的疑虑,让公众信服。权威部门是时候站出来发声了。

(二)大V代表观点:

微博“苑庆攀”(粉丝量:133.1万):学生质疑的是学校,公众质疑的也是学校,然后调查的人也是学校,这不典型的我查我自己吗?这怎么能服众呢。。。“亲属所赠”,这理由。。。也就是说,最后是助学金名额不够呗?那我觉得有理由怀疑天津的助学工作做的不好了

微博“拆台CT”(粉丝量71.3万):助学金事件里此前还有个消息。说的是当事人用的电脑比较好,同时还买了个块4k的平板。这个消息后来被证实是真的。极目3号的稿子里有写,但微博文案完全没有展现。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

微博“朱穆狼马蜂”(粉丝量20.8万):调查结果出来了,支持中德大学对助学金事件的调查决定,实话实说 ,中德大学的调查结果是合情合理,也非常及时快速。这件事终于真相大白了,没有存在徇私舞弊,整个助学金评定过程合法合规,给中德大学点赞。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学校,如果一个同学不喜欢你,那可能是那个同学有问题,如果有两个同学不喜欢你,那么可能是两个同学都有问题,如果三个人不喜欢你,那么……

微博“李小粥的茶水间”(粉丝量98.5万):津中德应用技术学校的回应通报,刻意忽略的2个关键点:

1,朱同学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拿不到助学金,反而没建档立卡的能拿?

2,助学金的评比,为何要靠投票竞选?助学金的目的是资助贫困生,还是资助八面玲珑善于交际的交际花?

其实这事很清楚了,朱同学自己肯定也有问题,人际关系差,所以在“评选”中落败失去了助学金资格,被舍友集体针对

但是作为校方,管理者,不应该把客观评定的助学金、和主观意愿极强的人际关系联系起来。这学校也心虚和鸡贼的,所以通报最后写了句“对同学用心用情、关心关爱存在不足”,留了个后手。但也太轻飘飘了,就是不承认不给建档立卡的贫困生发助学金是原则性错误。

(二)网民观点:质疑、调侃充斥整个评论区

第一阶段:学校发布首次“调查”声明


高赞评论截图(新浪微博)

 

第二阶段:学校发布调查情况通报

 

高赞评论截图(新浪微博)

 

四、 应对措施及评析

 

​(一)应对措施

1.学校发布情况声明

11月2日10时,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情况声明”,称学校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进行调查核实。这是学校首次正式公开回应。

2.学校发布情况通报

11月6日11时,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有关情况通报”称,不存在名额遭“挤占”情况,所涉及另两位同学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均符合困难生资助条件。

(二)舆论反馈

1.针对学校首次发布情况声明

学校首次发布的情况声明,重在传递“学校已知悉”“学校已介入调查”的态度和事实,强调学校对网络舆情的重视。但由于涉事学生持续在网络平台发声,舆论受“先入为主”“同情心里”的影响,普遍认为学校助学金分配存在不公。因此,针对学校发布的介入声明,媒体多以客观报道当下高校助学金分配问题及呼吁调查事实真相为主,网民多以发泄个人情绪为主,整体舆论多以不满、质疑、吐槽等消极情绪为主。

2.针对学校发布情况通报

学校发布情况调查后,相关内容引发新华社、环球网、中国新闻网等央级权威媒体转发。同时,南方日报、现代快报、南方都市报等地方主流媒体则指出学校自查自纠缺少说服力。而网民多以质疑学校调查结果为主,认为学校“包庇”“掩盖事实”。此外,涉事学生被曝使用“8000块电脑、3900块IPAD”“班级群发布攻击性言论”内容,使部分网民态度出现反转,呈现出客观看待该生爆料内容。

(三)舆情应对点评

1.前期处置不力,导致事件从线下转移至线上

结合涉事学生爆料内容,该生在助学金评选后(即9月下旬)便通过抖音平台进行爆料,学校采取“约谈该学生”“给予国家二等助学金”“对其他两位同学展开调查”“要求删除相关视频”等措施。但由于最终处理结果未达到学生预期,学生于10月27日开始持续发布相关视频,进而引发舆论关注,倒逼学校公开进行回应。整体来看,学校前期对事件处置不力,是导致此次事件从线下转移至线上的主要原因。

2.学生持续发声主导舆论,导致学校被动应对

综合本次舆情传播来看,涉事学生通过个人社交媒体或接受媒体采访,持续对外发声。尤其是在学校介入调查至调查结果公布的“空窗期”,涉事学生的对外发声成为舆论获取信息的第一源头。并且,受“首因效应”影响,舆论一边倒的支持学生,默认该学生遭受不公平对待,对学校形成较大的舆论压力。同时,在学校发布调查通报前,涉事学生率先通过个人社交媒体进行说明,并树立“个人不畏强权”的形象,进一步点燃舆论的愤怒情绪。

3.学校通报缺乏强有力的论据支撑,导致舆论普遍质疑

​11月6日,学校公布调查通报。虽然整个通报用近700字公布事件调查结果,但通篇强调了学校重视、深入调查外,仅公布不存在国家助学金名额遭“挤占”情况、另两位同学材料属实不存在高消费等内容,即未回应涉事学生是否一开始未被评选、另两位同学的具体情况。如此简单、缺乏依据的通报,自然导致舆论的一致质疑。

五、 舆情总结分析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平台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参与讨论的主要渠道,也成为学生倾诉自己想法及观点的言论阵地。本次事件中,学生就学校遭遇而心生不满,进而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爆料,并以个人助学金分配不公平遭遇,引发整体舆论共鸣。学校在前期未能通过线下彻底消除舆情风险,导致舆情事件在网路平台发酵,更是集中于天津市巡视组在校巡视的关键时间点。虽然首次及时有效的传递出学校重视、介入调查的态度,但备受舆论关注的调查通报却由于缺乏依据,陷入更为深层次的“自说自话”的舆论猜疑。

目前,整个舆论场情绪趋于理性,更多是源于网络平台关于该学生“8000块的电脑、3900块IPAD”爆料引发的舆论对冲。关于学校助学金评定标准流程是否合理仍有待商榷,仍存在潜在舆情风险。

因此,针对本次事件的应对,由上级部门做出调查通报是回应舆论猜疑的最优解。但在上级部门作为“兜底”角色出现时,学校需披露更为详实的通报内容,并主动承认助学金评选标准的不足。

现结合本次调查通报进行调整,以供参考。

样例:

有关情况通报

 

​近日,网络上出现学生反映我校助学金评定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学校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通过调阅相关档案材料、与师生沟通了解、组织工作组赴学生生源地实地走访调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经调查,该生自入学以来,生源地政府及相关亲属给予了学费和生活费保障,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均获得二等国家助学金,并已全部发放到位。大三学年综合评定中,学生所在班级于9月18日通过自主投票、选举,该生未获得国家奖学金。自该生对班级困难生认定提出异议后,校院两级资助工作负责人告知其符合获得国家助学金的条件,并拟获二等国家助学金。相关评定结果学院已于10月24日—10月27日进行公示,不存在国家助学金名额遭“挤占”情况。

经调查,所涉及另两位同学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均符合困难生资助条件,一位同学(籍贯**、父母均务农、本学期成绩**)本学年综合评定拟获二等国家助学金,另一位同学(籍贯**、父母均务农、本学期成绩**)本学年综合评定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未发现材料作假的情况,评定符合相关规定,未发现“渎职及滥用职权”问题。有关视频中指称的生活品为上述学生勤工俭学收入所购买或亲属所赠(均有勤工俭学收入证明及亲属证明),其高消费行为经核查不属实。

经学校反复排查,在校生无烈士子女,不存在烈士子女未资助的情况。在校生中所有经民政部门认定的孤儿均已享受到国家资助。

调查也发现,学校相关部门在开展助学金评定工作中,仍存在不足。学校将认真总结,进一步细化优化学生资助工作及评定标准,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温暖和关爱。感谢社会各界对我校和相关同学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欢迎社会各界继续对我校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声明:本篇为优讯舆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