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燕志华:为何说,从权力角度批评南通城管摔老太反倒是无力的?

2021-09-22 | 优讯舆情 3952 舆情分析 政府舆情 社会热点舆情

作者:燕志华 博士 优讯舆情智库专家/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南通城管队员摔老太一幕,激起了很大的民愤,当地在对当事者停职之后,还成立了事件调查组。南通号称“文体之乡”,又面临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巨大机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应该重视此事带来的影响,给出恰当的处理,否则会在网络上留下灰色的尾巴。


从视频来看,城管的行为不仅仅是个滥权的行为,还涉及到一个人性问题。可以说,每个看到孔武有力的城管将老人像拎小鸡一样扔出去,都会感到严重不适。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这位城管队员不光没有把这位老人当做弱者,可能压根就没有把她当人来看,所以随手一扔,如弃敝履。相信很多人在那一瞬间,想到的不是权力的傲慢,而是个素养和人性的问题。


其实不光是在类似的滥权行为中,在一般的冲突性的社会事件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国人对待同胞常常是缺乏身体和人格尊重的,甚至是充满恶意的。从权力的角度批评城市管理的疏漏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并没有击中事件的“灵魂”,我们需要从传统的文化和当下教育活动中寻找这种现象的根源。



在国外有过生活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强烈感受,他们的国民之间彼此尊重,本国国民享受着超级待遇,而外来移民则只有二等、三等公民的待遇。不少海外中国人更大的感触是,在海外经常欺负、欺骗中国人的,恰恰是中国人自己居多。同样是集体主义文化的日本人与我们相反,个人之间高度团结,可以抱团取暖。


国人之间的彼此排斥,缺乏同胞之间的应有尊重,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恶感”现象的出现,我们总结了三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或许是最重要的:


01 集体主义传统下的个体是“沙子”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集体主义的传统,也造就了今天人与人关系的局促。我们会注意到,在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紧张的时候,单位与单位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却充满了一团和气,动辄称“兄弟单位”、“兄弟组织”等,组织和单位之间的互访,从来都是大事,都是需要铺上红地毯表示欢迎,双方的负责人都需要把手言欢、互致敬词的。在集体主义的文化氛围中,社会交往的基本单位其实是单位、组织、社团,人在其中的地位实在是不值一提,不过是组织和团体的要素而已,甚至为了组织和单位的团结,需要将每个个体像沙子和水泥一样,通过高压铸造在一起,至于个体之间没了安全距离、充满摩擦、缺乏柔性空间,完全不在集体主义文化的考虑范畴之内。在集体主义的文化氛围中,个人之间的矛盾不被重视的原因是,单位和组织认为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一旦出现越轨行为,还可以用批评、警告、通报等方式进行惩处,直到被开除,一旦被单位和组织开除,个人可能连谋生都是个问题。


即便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经济来临,个体境况有所改善,但是信用和声誉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单位和组织。从“单位人”走向“社区人”的过程中,个体依然难以游离出组织的影响力范畴。


02 中产阶层上升管道的“狭路相逢”


今天,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按理说,社会富足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应变得从容了,但是相反,人与人之间甚至出现更多的倾轧。在物质得到基本的满足之后,人们开始了对于机遇、信息、更好的资源的竞争,最后发展为内卷。这种教育的内卷主要发生于中产阶层之间,为了争夺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在狭窄的上升通道上竞争,个体之间充满了看不见的角力。


中国传统的教育就是一种“出人头地”的教育,所谓“出人头地”,就是必须踩着他们的肩膀和头颅才能爬上去,为此不惜践踏他人的人格尊严,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而因为可以胜出,这种践踏获得了合理性,美其名曰“必要和合理的竞争”。


社会的各种发展目标和路径,被简化为少数几个名额、几个位置,所有人都瞄准有限的目标进行冲刺,结果教育就充满了功利主义的技能培训和拼杀训练,优秀生意味着做题能手和跑得更快的那个。只要你解题能力强大,你就是优秀的人,领先的人,“别人家的孩子”。至于道德品质,因为没有具体指标,没有具体的考试分数,也就天然被认定为好的。然后这样的孩子就一路绝尘,跑进名牌大学,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就此有了美好的前程,完全想不到大量优秀的孩子进了大学之后、走上社会或者出国之后,各种心理问题、人格问题开始大爆发。


今天大量出现的“宅”、佛系和躺平的年轻人,除了房价、加班等社会因素之外,都可以追溯到功利性、冲刺型教育留下的精神和心理伤害。这种从小到大接受的功利主义教育,严重戕害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的人生变成战场,价值观就是击败身边的人。幸福是什么?他们不知道,但是实现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就是战胜对手。这是典型的将手段当做了人生目标,结果就是越胜利,越迷惘。


03 当代社会普遍缺失“无用的教育”


除了上述教育“术”的层面的急功近利,我们还可以深入到教育“道”,也就是最为本质的价值观的层面,来探讨今天教育某种精神内核的真正缺失。


学校和家长将教育简化为习得性竞争技能,主管部门早就看到了其中潜藏的危机,因此从未放弃对于教育价值观的宣传,比如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力图将每个受教育者发展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但是很遗憾的是,上述几个方面,依然是“有用”的技能培训,而缺乏“无用”却更为重要的精神领域的教育。在今天这个社会里面,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迫切的“无用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有人提出,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关于“爱”的教育,并不短缺,比如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等。但这种教育是非常狭隘的,因为这种“爱”,不过是亲密关系之爱,只对那些具有亲情关系、血缘关系、社会关系的人的爱,这和母鸡对于小鸡的爱,并无本质区别。现实中,很多嗜子如命的人却对别人的孩子恶意相向。但是如何对待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一切陌生的同胞,则是教育的空白,没有任何教材、学校和培训架构,告诉孩子们该如何处理和他们的关系,从现实来看,反倒更多的是警惕和敌意。


如何处理和没有社会关联的同胞的关系,在西方一些具有宗教传统的社会里常常不是问题,因为在他们的教宗里,对于陌生者一般统称为“兄弟姐妹”,需要互相帮助。他们的周末教堂活动对于塑造年轻人的道德和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处理和陌生的同胞关系,却是一个难题。在中国传统的由费孝通先生总结的“差序格局”的社会秩序里,人们习惯于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来表达出情感的亲密程度,由血缘到亲戚,再到亲朋好友,人们投射的亲密情感依次扩散,从浓厚到淡漠。这意味着陌生人在中国人的文化里,不光没有关系,更没有位置,再加上一些社会案件的渲染和影响,陌生人成为外来的侵略者和危险者的风险象征。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冷漠,一旦出现矛盾,往往就是一场小型的战争。


这种传统教育的空白,恰恰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突破的一个重点。随着城市化时代的来临,中国正在由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也就意味着人们将脱离传统的家族和血缘关系,进入一个完全个体化的原子社会,脱离了亲情关系的羁绊,个体往往会释放出更大的原子能量。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强化人与人之间的善意的教育,这样的做法,正如古代的理想主义者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和提防,应该破除,它本身构成了一个人际关系的藩篱,或多或少会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困扰。


再回到文章的开头,如果城管队员自小接受了爱的教育,在人格上是个完整的人,那么他在执法的时候,在完成了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之后,对于老人的处理,他会不会更多考虑到老人是和他一样具有独立人格尊严的同胞,更顾忌到社会的监督,而在出手的一瞬间,对于人性展示出敬畏呢?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