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如何把握“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2020-09-29 | 优讯舆情 7523 网络舆情 网络圈群

摘要

“网络圈群”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群体性、封闭性和排他性、容纳性和多元性,由此带来了舆情监控力度弱、主流价值传播引导受阻、话题负面影响难以控制等问题。基于此,应构建“网络圈群”舆论管理机制、加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引导、借助时势创建“议题设置”模式,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避免“网络圈群”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网络圈群;舆论引导;主动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还提出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这为争取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1“网络圈群”具有显著的特征


组织性和群体性

“网络圈群”具有显著的组织性,形成一定强度的传播关系,这种关系会形成传递影响力,增加圈群中的沟通频率、时间长度、亲密程度、信任程度等。“网络圈群”一般基于兴趣爱好、学习目标、社交需求等目的建立起来,因此“网络圈群”的组织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随着网络社群的发展,网民内部自建的微信群、QQ群以及自建APP为主的新型“网络圈群”日益增多,这种发展态势使得网络社群更具有“圈群”的特征,组织性特征更加突显。经过“网络圈群”的进一步演化与发展,群体性特征也日益明显。

封闭性和排他性

从宏观上讲,网络空间具有开放、共享的特征,然而从微观上来说,网络空间被细分为若干个“网络圈群”,不同“网络圈群”之间有着不同的志向、旨趣以及目标,同一“网络圈群”是通过邀请或者是准入的方式形成群体关系,使得圈群的排他性较为显著这进一步造成了成员信息获取的局限性,导致信息封闭性增强。

扩大性和对抗性

尽管“网络圈群”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但是在有限范围内,依然存在网络文化的多元性,既可以有“意见领袖”,又可以有“沉默的螺旋”。


在“网络圈群”当中,有“意见领袖”为圈群中的其他人提供信息,“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存在使得成员既可以大胆表达观点,又可以保持沉默。随着“意见领袖”被认可,舆论传播效果瞬间增强,“意见领袖”与成员之间形成双向互动的良好关系,在互动过程中传播了更多的网络文化。


考虑到“网络圈群”环境的相对封闭性,成员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一旦这种观点受到肯定、追捧而达到“意见领袖”的传播效果,将会进一步扩大意见与观点的影响力,可能会产生小众意见的孤立与对抗。

2“网络圈群”的舆论引导存在一些问题


“网络圈群”舆情监控力度较弱

首先,当前国家、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组织等对“网络圈群”的登记、规范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圈群”中传播主题类型较多,包括学习、娱乐、社交等,去中心化较为显著,同时既具有公开性,又具有私密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圈群”,给“圈群”的掌控、管理以及监督带来较大的难度。


其次,“网络圈群”较高的准入门槛,使得封闭性与排他性增强,导致政治思想工作“进入”难。“网络圈群”的多重壁垒进一步加大了外来信息的进入难度,同时也阻碍了舆情观察。


最后,“网络圈群”的封闭性使得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滞后,使之在一定时间内成为舆论监管的“盲区”。另外,如果“网络圈群”中“意见领袖”与“沉默的螺旋”现象进一步增强,可能会导致舆论对抗性加大,从而加大舆情监控难度。

“网络圈群”主流价值传播引导受阻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网络圈群”的管理应从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方面入手,然而事实上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网络圈群”的引导受阻。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主流价值观在“网络圈群”的宣传阵地缺失。由于“网络圈群”是由具有共同价值和兴趣的群体组建而成,很少有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功能。很多主流媒体以及政府的政治工作媒体,其传播手段仍然集中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未能充分融入“网络圈群”,使得“思想阵地”未能铸造扎实;


另一方面是主流价值观在“网络圈群”中的准入门槛较高。“网络圈群”的封闭性、排他性,限制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圈群”内部同质化的思想与信息使得传播内容固化,主流价值观即便是进入后也很难得到有效传播。

“网络圈群”话题负面影响难以控制

“网络圈群”能够在一定的传播范围内进行多元文化的交流,在众多文化交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内容相悖的负面话题传播,从而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以青年群体为主的“网络圈群”为例,像我们熟知的知乎、网易云音乐、B站等,青年人占据绝大多数,“圈群”内部青年成员的文化传播,可能会出现消极、悲观,甚至是脱离现实的思想言论,对当代青年的正确价值观形成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而具有主流价值观传播能力的舆论宣传者又很难进入到“网络圈群”之中,因此主流话语是处于“失声”状态的,很难对其中出现的负面话题进行及时处理,对话题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无法及时消除,这就使得“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3把握“网络圈群”舆论引导主动权的有效路径


构建“网络圈群”舆论管理机制

面对“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的诸多难题,充分把握引导主动权,建立“网络圈群”舆论管理机制迫在眉睫。通过该机制在“网络圈群”中设置“代理人”,促使“网络圈群”与外部舆论引导紧密结合。


第一,要在“网络圈群”之间建立“代管”机制。对其中各类“圈群”属性进行分类,从而分别确定对应的“代管者”,以实现舆论引导监管的有的放矢;


第二,要在每个“网络圈群”内部建立舆论引导管理的“代理人”,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入群,在“网络圈群”中挖掘其中的党团员,鼓励他们成为“意见领袖”以及“话语主导者”,使之成为“网络圈群”内部舆论监督管理的隐形“代理人”,加强对“代理人”的马克思主义舆论观教育以及“意见领袖”的媒体素养培育;


最后,构建“网络圈群”舆情危机处理机制。通过建立舆情引导小组,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控“网络圈群”舆情,一旦发现问题能够依据流程及时处理。

加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引导

“网络圈群”的舆情管理,不仅需要在各圈群建立“代理者”,还需要加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夯实主流价值观传播阵地,以达到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引导作用。


一是要求主流价值观应与“网络圈群”适应,加强主流价值观舆论引导阵地,依据“网络圈群”实际特征与需求,进行价值观的精准传播。以主流价值观传播阵地向不同“圈群”传播出发,形成主流话语权,从而引导“网络圈群”的主流叙事;


二是要求主流价值话语表达能够顺势进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重点在于如何与“网络圈群”中原有的话语体系连接起来,此时应加强“代理人”的作用,加强对话语表达与形式的改造,实现主流价值观辐射范围的扩大;


三是加强主流价值观的柔性传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网络圈群”把话讲好。

借助时势创建“议题设置”模式

虽然“网络圈群”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但是其内部的传播话题依然来源于外部网络,因此适当借助时势,以此来创建“议题设置”模式,把握“网络圈群”议题的主导权,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可以创建具有权威性的“网络圈群”,从建立之初就做好舆论引导的布局工作,设置专门的舆情管理人员,及时化解其中出现的各项舆论危机;


其次可以利用“网络圈群”中的大学生群体,构建“圈群”志愿者组织,进行权威信息发布,对有疑问的信息进行解释,这样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避免不良信息的影响;


再次可以设置积极的议题,营造积极的“圈群”舆论状态,结合隐形“代理人”发布客观报道,并进行积极讨论、评论等活动,合理引导网络舆论。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讲师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