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保时捷女车主扇男司机巴掌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2019-08-01 | 优讯舆情 2077 网络舆情热点 舆情分析报告 保时捷女怒扇男司机耳光

导读

7月30日,网络上出现一段男女司机互扇耳光的视频,视频显示重庆一保时捷女车主当街扇男司机耳光,后被对方回扇。视频发布后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众多媒体也集中转发报道了该事件,事件短时间内传播热度猛增,成为全网关注焦点之一。
30日19时左右重庆公安就事件发布最新通报称,女子驾车未按规定掉头,罚款200元;驾车戴帽、穿高跟鞋等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扣2分,罚款50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31日,事件继续发酵,有消息称男司机妻子声称夜里有陌生人敲门,自己与丈夫彻夜未睡;随后有网友发布另一段视频,视频中女车主声称自己在渝北出了名的飙车,红灯从来都是闯!打个电话全部改。



舆情传播


数据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


从事件传播趋势看,30日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舆情量急剧攀升,成为当日热点事件之一,虽然在19时@平安重庆发布事件通报,对女车主进行相应处罚,但由于事件本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至31日数据统计截止,事件传播处于历史高位,相关舆情量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平台分布



数据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


从相关舆情的平台分布看,绝大部分信息来自于新浪微博,新浪微博贡献了90%以上的舆情量。据此可见事件的传播具有较高的平台集中特性,其他平台媒体的相关报道尚未爆发,舆情有很大的再扩散可能。


情感分布


数据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


此类社会事件往往带有较高的敏感属性,在本次事件中“女司机”、“保时捷”、“巴掌”等敏感字眼极易激起网民负面情绪,牵引出有关社会问题的批判性言论,导致舆情持续走高,极易引发次生舆情。针对事件舆情内容的情感进行分析,敏感度高达99.58%。



网民观点



事件发生后,网友纷纷就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网友评论看,30%的网友觉得看到视频中男子在遭到女司机扇巴掌后能扇回去很舒适,支持男子的行为;21%的网友觉得女司机之所以敢如此嚣张肯定是因为背后有人,希望政府官方能介入调查,打黑除恶;有12%的网友对警方通报中的处理结果有所质疑,认为事情不会这样简单,对双方和解的结果表示质疑。总的来看多数网友站队男司机,对女车主背后可能存在的势力或身份背景感到好奇并延生出很多猜测,期待着事件进一步的发展。



数据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



媒体观点



新京报:“保时捷女”反遭一耳光:没人该包容你的嚣张

在此事中,很多人的“站队”站的不是“暴力有理论”或仇富,而是站在“是”和“善”的那一边。对很多事的评判,都需要糅合情法理等多重维度,需要回到规则框架下。

对照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等规则,事件中的是非也不难厘清:保时捷女司机的不守交通法规、不尊重他人尊严,都颇显猖獗,所以就连警方也说“有钱也不能任性啊”;男司机的快速还击,或许难言理性,但毕竟是置入“遭到暴力后用暴力回应”的链式情形中的,女方的蛮横减轻了暴力还击的失当性。个中的是非评判,显然不能被“双方都有错”给含糊过去,责任主次轻重该厘清就得厘清。

眼下,针对备受质疑的女方威胁语,还有真实性存疑的骄纵情形和丈夫背景等,有涉及公共利益的,当地警方该披露的不妨加以披露。

而对当事双方来说,巴掌一出,注定双输。不知道那一巴掌有没有打醒那位保时捷女司机——公共空间,得讲规则。撒泼耍横,那不叫硬气叫痞气。这世上,没有人有义务去包容你的跋扈,一旦跋扈越过了道德和法律边界,那结局亦可料定:道德不答应,法律不纵容。




舆情分析


目前保时捷女车主怒扇男司机耳光事件还处于传播高峰期,网友对于事件的发展多有猜测,从网友站队情形看,男司机在舆论中稳占上风。

一直以来有关社会公平、特权个体的事件都极易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此次保时捷女车主违规在先还怒扇他人耳光,再一次触碰到了网民的敏感神经,所以才成为网民口诛笔伐的对象。

舆情经过一天的传播已出现由最初的交通冲突向社会公平、特权讨论的趋势,网络上已陆续有人公布疑似女车主身份背景及历史黑料的信息,呼吁继续调查女司机人际关系与背景的声音也逐渐增多。对于之前公安部门的通报处理结果,网友也存在较大的疑问,7月31日男司机表示昨夜遭陌生人敲门,此爆料再一次印证了网民有关女车主背景的猜测,舆情进一步发酵。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