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做好舆情监控,正确“官宣”要警惕这4个误区!

2020-06-19 | 优讯舆情 2740 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
导读

官方发声是各类突发事件中的一种舆论引导机制。权威及时的官方发声,既能准确报道事件真相和发展动态,也能帮助政府掌握舆情变化,适时调整舆论引导策略。


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地方党委政府线下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线上却没有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及时有效地引领网络舆论,结果激化矛盾,加剧传播失序,致使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受损。


在舆情实践中,官方发声失误主要表现在:


1强行设置事件“议程”,轻率表明政府的立场、态度,以至舆论争议、后期被动

在突发事件中,信息杂乱、公信力差、安全感低,人们的情绪亢奋、心理承受力降低等,官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发布真实的权威信息,以引导公众的思考、判断和选择


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对事件信息作出不负责任的表态,有的在通稿中突出现场领导,密集罗列各类职务信息让网民腻烦;有的故意误导公众,怒怼网民引发舆论反弹。这些信息被放大为主流,声量甚至盖过事件本身,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地方党委政府为恢复社会秩序所做出的努力


2官方通稿“套路化”迹象明显,有时适得其反,引发次生舆情

突发事件难预测,发生无征兆,为了尽快稳定社会秩序,在事件初期,官方发声倾向于“快刀斩乱麻”,“快报事实、慎报原因”被曲解为语焉不详,导致后期斡旋空间小


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常规手段和思路往往无效,地方党委政府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处置的复杂性反过来增加了传播的变量和声量,官方面对质疑沉不住气、失语妄语,索性奉行指令性管控,眼不见心不烦


在后危机时期,公众关注度下降后,官方就势下坡,客观上固化了善后表态“高举低打”印象,致舆情断尾埋下隐患。


3引导网民对事件原因作出“非责定性”,结果坐实推卸责任、不敢担当形象

突发事件本身以及应对过程,对公众心理及传播秩序形成冲击。借助广泛的社会讨论和移动互联的传播场景,个人意见可以很迅速地转化为多数人的集合意识,进而对事件处置形成舆论压力。


官方发声一旦失误,直接的后果就是引发舆论质疑、批驳,甚至上纲上线。故此,为了规避舆情风险,官方往往在意网民“怎么看”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有没有转危为机?有没有实现大反转?有没有皆大欢喜?在这种非责定性思维指导下,职能部门往往疲于奔命,导致事件处置和舆论引导“两张皮”,最终触发舆论变异。


4管控思维作祟,对网民的关注和质疑予以驳斥,激化官民矛盾

突发事件难管控,难就难在网民观点多元和表达便利,直接导致消解权威、非难苛责、反抗管制等情绪蔓延,舆论的各种要素混合交织,助推放大了非理性声音。


比如:在自然灾害类事件中,网民情绪主要表现为对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及恢复社会秩序缓慢的批评,各种不切实际的建议较多;在事故灾难类事件中,网民情绪主要表现为对职能部门监管失责和公务人员失职渎职的愤恨,追责呼声较高;在公共卫生类事件中,网民经常结合国外经验反思国内体制机制,谣言传言较多;在社会安全类事件中,对弱者、伤者、逝者的同情占据主流,相关讨论往往直达人性和价值观等方面。


故此,在突发事件中及时疏导公众情绪,达成舆论共识,营造友善氛围就特别重要。 

                                                              

信息来源:颜陈 舆情観察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