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深度分析

城管撕春联引争议,与文明创建相辅相成还是背道而驰?

2023-02-23 | 优讯舆情 1772 舆情监测 社会热点分析 社会热点 舆情报告 社会热点舆情

     一、舆情概述



210日,江苏徐州男子反映龙固镇综合执法人员在253省道撕除沿街商铺上的春联,引发热议。

211日,从事自媒体的贾先生在网络上关注到沛县城管撕春联的相关内容,便给沛县城管局致电询问情况,据沛县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是为了迎接文明城市创建大检查,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打12345投诉。随后贾先生把视频编辑后发给媒体,该事件迅速登上热搜,当日晚间,爆料者称有三名操着徐州口音的人敲他家的门,其姐发消息告知自己躲一躲,“有人要抓你”。据爆料者母亲介绍,三名外地人身穿便装,徐州口音,后经了解,来人是沛县的,但身份和到枣庄的意图不得而知;

213日,有自媒体发帖称,爆料此事的自媒体人疑似遭遇“被跨省敲门”,当日晚间,记者联系到爆料者,对方表示网传内容属实。

214日上午,记者致电沛县公安局,多名工作人员表示不知此事,随后记者多次拨打沛县宣传部电话,均提示忙音,据知情人士透漏,目前三名“外地人”已经离开,他们的目的是降低热度,让他协助删帖,没有恶意。当日晚间,沛县人民政府官方公众号“沛县发布”公布了“关于群众反映我县龙固镇在环境整治中撕春联一事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将事件起因始末、相关责任人处罚、事后反思等内容全部公之于众,还原了事件真相。

至此,舆论传播趋于缓和,该事件已经逐渐平息。


二、传播分析

(一)演化过程分析

从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获悉,事件曝光以后,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于11日形成首次舆情波峰,主要为当日沛县城管局工作人员回复网民电话质询被曝光以及“跨省敲门”事件吸引网民关注导致,“这应该是文明城市创建吧”“你觉得不合理的话,可以打12345进行投诉一下”,不恰当的回复将沛县城管局推至舆论风口浪尖,也成为网传爆料人“被跨省敲门”的导火索。15日,随着沛县官方公众号“沛县发布”公布事件通报,媒体和网民关注事件处置结果,网络形成二次舆情波峰。

 

微博形成#沛县城管被曝沿街挨家挨户撕春联#(阅读量9073.2 讨论次数8333次)、#城管撕春联爆料者称被跨省敲门#(阅读量3217.1 讨论次数6789次)、#徐州沛县城管撕春联爆料者被跨省敲门#(阅读量1189.8 讨论次数7074次)、#官方通报沛县城管撕春联#(阅读量6688.4 讨论次数2407次)、#江苏沛县通报城管撕春联一事#(阅读量2374.7 讨论次数776次)、#城管局回应城管沿街挨家挨户撕春联#(阅读量1205.6 讨论次数2022次)等话题,总阅读量超2.4亿次,讨论次数超2.7万次。

(二)传播渠道分析

从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获悉,截止到220日,网络关于“城管撕春联”事件的相关信息共计16284条,其中电视8条,报刊56条,网络2914条,微博9064条,论坛52条,微信1460条,客户端2467条,广播5条,视频157条,外媒1条,小视频100条。分析发现,排名前三的传播渠道为微博端、网络端、客户端,占比分别为56%32%15%

其中微博由媒体和个人账号发布;网络端由媒体网站和自媒体发布;客户端由媒体客户端和自媒体号发布,传播范围广,力度强。



三、舆论观点

本次事件传播中传统主流媒体积极参与报道,引导舆论朝正向发展。

中国青年报发布文章《城管撕春联 撕掉了什么》,认为这种做法,本质上是撕掉了公权力应有的端正和克制。对于这种不守边界、违背公序良俗的做法,有关部门有必要及时整治、严肃处理,切实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向执法者“过度伸手”的行为坚决说“不”。

经济观察报发布文章《人心是衡量城市文明的最好标尺》,认为这些做法之所以招致反感,是因为手段过于生硬,且功夫只聚焦于表面。另外,贴在自家店面门口的春联要不要撕除,何时撕除,应该当事人决定,城管擅自撕除就是越权。为了创建文明城市而僭越了权力的边界,是一种舍本逐末。

农民日报发布文章《从“撕春联”看面子与里子》,认为中国人“好面儿”,过年贴的春联也是一家的面子。哪家春联写得更好更有趣?哪家春联字写得漂亮?都会引起小范围的讨论。在沿街商铺或是村里,倘若有某户贴了大春联,路人也会说一句“排场”,反之,谁家气派的大门上若是贴了副小春联,看起来难免有些不协调,显得“失了面子”。而薄薄一副春联,也饱含着传统文化习俗的里子。辞旧迎新,家家贴春联,寄托着大家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中国妇女报发布新闻壹段评,认为市容管理是城市治理的艺术,也是一个技术活、法律活,各地市容整治应当有着明确的标准,对私搭乱建、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要及时整治,但也要多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考虑,不可任性执法、过度执法。希望各地行政执法部门都能够恪守边界,治理时多些包容和人情味,保护好城市的烟火气。

中国艺术报发布文章《容不下春联,何谈城市文明创建》,认为一座现代文明城市的形象不一定要靠城市表面的端庄和整洁来体现,而撕毁的春联和“福”字、禁绝街巷的“烟火气”更不能成为评价一座城市是否具备现代文明的标准。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风貌和现代文化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恰恰仰赖这座城市千百年来所遗留下来的宝贵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光明网评论员:《城管挨家挨户撕春联,“撕”的也是营商环境》,认为,究竟该怎么营造文明城市,又该怎么呵护市场主体、打造营商环境,这还需要一地管理者深思熟虑。最起码,需要从尊重民众的情感、讲究基本的规则开始。

南方日报发布文章《整治市容不必拿春联“开刀”》,认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往小了说,春联也是商户的私有财产,不可肆意侵犯;往大了说,如此大费周章,伤害的是城市的整体形象——这何尝不是一种更应该尽心维护的市容?清理春联只是表象,此类闹剧频频出现的背后,是个别人的好恶使然,还是面子工程、形式主义在作祟?背后的根源值得深挖。

南方都市报发布文章《城管擅撕商户春联,不止是工作简单化问题》,认为最被认为避重就轻的,没有在通报中提及。既然沛县方面在通报中就城管的行为道歉,说明已意识到错在行为本身,不在曝光者,那至少应该说明一下深夜跨省敲门之事。城管沿街撕春联,看似小事却引发了舆论极大争议,恰恰是因为类似的不合理且涉嫌不合法的问题已经出现太多次了。合法合规合乎程序,应该说是执法人员的底线了,这个底线绝对不能丢。

红星新闻发布评论文章《爆料撕春联被“跨省敲门”?为何老想着“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认为沛县和枣庄,一个在江苏,一个在山东,连夜“跨省敲门”,明显不是“降低热度”,而属于一种不必要的“过激”反应。这种做法的背后,还是一种“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的思维在作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思想认识偏差”?

网民则围绕文明创建、城管、跨省敲门、责任人处罚等方面展开讨论。

认为这种不文明的方式与创建文明城市相悖

 

认为这是面子工程,文明创建已经变味

 

认为城管太闲 不干实事

 

怀疑跨省敲门的真实性  认为应该通报或处理

 

认为处罚太轻  应该开除责任人公职

 


四、分析研判

今年春节以来,甘肃、江苏、安徽等多地出现城管上街清理商户和住户春联的现象,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央视《新闻周刊》栏目对该行为进行批评,称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越界了。江苏沛县政府针对“撕春联事件”发布调查通报,对公众关注的问题及过失行为进行了说明。称对撕掉部分未经商户同意的破损春联存在工作简单化的问题,且事前事后均未通过适当方式向商户说明情况。对城管局值班人员张某在未了解清楚是由原委的情况下,推诿应答“这应该是文明城市创建吧”“你觉得不合理的话,可以拨打12345进行投诉一下”的行为进行了批评点名,同时对在该事件中暴漏出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对相关责任人给与通报批评。

事件发生以后,沛县政府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反映出政府部门在舆情发生后,积极处置应对的态度,对缓和舆论压力起到一定作用,满足了公众了解真相的需求,有利于重塑政府形象,提高公信力。然而对于“媒体报道三名大汉深夜跨省敲门致使爆料者被迫逃往外地面临压力”却只字未提,真相是否如媒体所言,截止到目前沛县政府未给出补充说明,这样一来就给公众猜疑和网络谣言留下了空间,网络上充斥着“跨省敲门是真的么”“跨省敲门怎么处理”“跨省半夜敲门吓跑人问题更严重”“是真的就勇于认错,是假的就严肃辟谣,避讳不谈只会恶化舆情”等言论,不利于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对政府打造“和谐为民”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事件虽已经告一段落,但背后折射出的现象值得反思,一是特殊时间节点往往易引发敏感舆情且关注度高,如本次“撕春联事件”就爆发在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由此牵扯到文明创建和传统文化的关联给舆论留下广阔讨论空间;二是公共机构等相关部门引发的舆情,由于被更多人关注,更容易被快速传播,媒体推波助澜以及网民爆料,加剧了舆情发酵升温。如本次事件中的执法机构城管局,在“撕春联事件”中作为直接执行人,被媒体评价行为“越界”,被网友评价行为过于“粗暴”“野蛮”,登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舆论开始展开对城管行为的讨伐,“用着最野蛮的行为迎接文明检查,真是讽刺”“表面工作,也不征求群众意见新年贴得好好的非得撕了”等言论不断出现。期间,网民爆料的城管局工作人员电话回复内容推动舆情迎来小高峰,“深夜跨省敲门”则将舆情推向了顶点,不合理的应答以及跨省敲门事件促使舆情不断升温发酵。三是传统媒体由于权威性强,引导舆论朝正向发展。事件发生以后,央视、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光明网、经济观察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等媒体发表评论和文章给与回应,对网络舆论形成有效冲击,权威媒体的及时介入引导,使舆论走向更加明确和可控;

       四是政府等相关部门在面对重大舆情,处置时既要因势利导公布事件过程及真相,也要善择时机进行谣言澄清,合理合规解答公众质疑问题,打造良好舆论氛围,树立正面形象。面对“撕春联事件”,沛县政府发布调查通报,回应了公众部分诉求,但“敲门事件”迟迟未作回复,仍是谜团,给舆论留下猜疑空间。

 

免费申请试用 为满足更多用户对舆情监测的需求,轻松实现信息收集,快速便捷的图表制作、 分享,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讯全媒体
舆情监测平台强大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现可申请开通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体验。

名额有限,申请从速!